第671章 大摩的三问(2 / 3)

1991从芯开始 三分糊涂 212 字 2022-01-14

而进入了他的部门。

作为新人,当时的秦思当然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但在各种日常事务中,秦思便以少有的严谨把她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从而引起了约翰·麦克的注意。

但就在约翰·麦克想继续观察这个小姑娘到底有多少潜力的时候……

她竟然辞职了!

如果就此辞职也就算了,毕竟华尔街从来不缺人才、天才。

但伴随着星海和星海的崛起,这个小姑娘却再次出现在了华尔街大佬的视线下。

当一个个诞生于北美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崭露头角,继而进行多轮融资时,人们才发现,那些极有潜力的互联网企业,背后都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

而随着星海上市、变更股东后,星海基金一跃成为掌握了星海科技,这家新兴科技巨头的最大股东。

如今,就已公开上市的科技企业的股权而言,星海基金目前持有的股份的当前市值便已经超过五百亿美元……

如果不是星海基金是一家纯粹的私募基金,如果不是秦思刻意保持低调,如果不是人种和族群……那她将会被各路媒体吹上天!

在华尔街人的眼中,她早已成为了无冕的风投女王。

但在此刻,秦思却一改往日的强势和干练,继而展示出了在约翰·麦克面前从未有过的东方女性的温婉和气质。她只是含着笑,静静地倾听者两人的交流。

……

“苏,能够回答我几个问题吗?”约翰·麦克收拾起情绪,笑着对苏远山问道。

苏远山做了个请的手势。

约翰·麦克笑了笑,用恰到好处的疑惑语气问道:“为什么德远会在此时选择在纳斯达克与hk两地上市呢?”

苏远山微微摇头,颇有些无奈地笑道:“阁下这个问题……其实应该由张汝京先生回答的。”

约翰·麦克只是笑笑,依旧等着答案。

别说远芯找上门来了,就算是没找上门来,作为一家奇迹一般崛起的科技企业,其本身就拥有无比的吸引力,足以让所有投行机构去深入地了解她。

无数投行和基金打破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是一家大陆的企业能够实现两地开花,并在六年前就瞄准了互联网。

远芯和星海的关系,世人皆知。

因此,几个月前,当远芯刚透露要减持nek瞬间便停止了涨势,甚至连带所有的互联网概念股都出现了不同规模的震荡。

虽然这种震荡只是短暂地持续了一瞬,依旧体现出了远芯在互联网领域的强大影响。

所以,约翰·麦克自然知道,远芯这样强大的大股东,又是位于半导体产业链顶端的存在,自然而然拥有影响德远决策的能力。

“好吧,其实是……远芯作为以技术起家的企业,我们一向认为,投资应该回归理性,回归到它最原始的职能上去——它生来就应该为支持企业的发展而服务的。”

“德远作为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它是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依靠它是数码时代所有元器件的制造中心;依靠它的盈利能力;依靠它代表着人类最先进的工程技术的结晶,依靠它就是未来……而向投资者敞开怀抱。”

“而这一点,是无论在hk,还是在北美,乃至全世界,都能达成一致的共识。”

“所以,德远在什么地方上市、该地的股市状态如何,并不在德远的考虑之中。”

约翰·麦克很认真地倾听着。

只不过有点遗憾,苏远山并没有正面回答为何对港币有信心,只是重复了他对港币的信心。

约翰·麦克点了点头,知道苏远山不愿意回答,那么继续问下去只会无益。

“第二个问题是,远芯这次减持nek的股权,是否意味着远芯不看好nek这支互联网第一股?或者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