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鸟(十三)(2 / 3)

。以此类推,严酷的环境催生演化出更优秀的形态——拥有更卓越的洞察能力,能更有效无碍的沟通——也并不是完全说不通。

可这样一来,帝国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谬论了。

如果承认四等公民之中可能出现比现在更优秀更进步的人群,如果承认在帝国之外还有其它可选择的生活方式,人类还有着与现在不同的可能性。那么帝国的等级制度,思想主张,现行法律,各种暴力机构,还有种种不人道的设施和做法,全都成了站不住脚的谬论,甚至是自有智慧生命以来最恶劣的暴行与丑闻。经历过最初的疑惑之后,人们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一直积累下来的不满会一口气爆发,人们会将自己的不幸全部归咎于帝国,高举反旗,呼喊着“重新获得自由”、“推翻建立在万人坑之上的暴政”等等口号试图推翻帝国,届时就算能将这场叛乱镇压下去,帝国也会元气大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振作。至于叛乱的其它后遗症,光用想的都足以令帝国上层不寒而栗。

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消灭关于魔法师的新论述,通过科学技术和行政手段将那一丝丝的可能性彻底否定,连带着魔法师这个人群一道埋葬在黑暗之中,确保帝国的繁荣安泰。

从这一层来讲,艾潘妮正是这种思想的具现化成果——通过科学技术展示魔法师的不堪一击。让大众理解所谓人类还有“进化的可能性”不过是天方夜谭,所谓的魔法师不过是不见容于正常社会的怪物,“辨识世界之理”、“无障碍沟通”、“卓越的洞察力”不过是基于政治目的所做的夸大宣传,只要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便能轻易将之消灭。展示这些内容的同时,用“塞壬”之类的技术性产物以更高的效率消灭魔法师,彻底将这些危险的异物从这个世界上根除。

同时从精神和肉体上否定魔法师,破坏“人类可能性”神话的装置。这便是“夜莺”的全貌。

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可能性上的恐怖组织;

利用科学技术做出以毒攻毒的装置的帝国;

——到底哪一边更疯狂呢?

马赫在心里翻弄着大不敬的冷笑话,要不是正在执行任务,他一定会笑出声来。

马赛发现自己最近和特定人士之间的缘分似乎格外旺盛,先是神秘组织的少女,再是高级侦探,不管他喜欢不喜欢,这两拨人就是轮流不断地在他身边出现。冥冥中似乎有一只无形之手,将所有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马赛同学,我们又见面了。”

眼前的高级侦探依然是上次的便装打扮,唯一的不同是多了一副太阳镜,黑色圆镜片遮挡住了双眼,笑容看上去显得更加阴险了。

“侦探先生……”

不用照镜子,马赛也知道自己脸上的笑容有多僵硬。

“这,您看……我是……”

“没关系,没关系。第一次参加‘生命之源’都是这样的,经历了第一次的洗礼后,才会真正从男孩变成男人。”

配合着男孩的尴尬,马赛努力让自己看上去像个发现有小孩在偷偷接触少儿不宜的东西的邻家叔叔,带着几分恶作剧的心态,凑过去小声问到:

“有成功从童贞毕业吗?”

男孩的身体一下子绷紧了,通红的脸孔反复摇晃。被这一幕逗乐了的马赫笑出了声,轻轻拍了拍男孩的肩膀,安慰到:

“不用紧张,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不过如果发现有意思的女孩,千万别错过。一不小心,你的梦中情人就成了别人的情人了。”

“哦……好的。”

男孩的脸红得仿佛能滴出血来,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几句没营养的冷笑话之后,马赫转身走向一旁。

会在这里相遇,对他们彼此来说都是个意外。但见识过各种意外的马赫很快就释然了,这里是“生命之源”,是青年团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