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革的狼烟(十六)(2 / 5)

际形式终于可以出现了变化。

形式一片大好,而且还不是小好。

查理曼和亚尔夫海姆的内部报告书上都是这样的观点,根据常识,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生的,一定有一边在说谎。可这一次两边都没说错,形式确实生了变化。

对查理曼有利的是,公队前线司令换人了。尼古拉大公因病离职,接替他的是另一位皇亲国戚——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尼古拉二世的另一位叔叔。

这个人事调动看上去没啥问题,可对公队来说不啻于一场灾难。

有多糟?看看陪同大公回到圣彼得堡,再次回里加要塞述职之前的勃鲁西洛夫中将和维特大长老的对话就明白了。

大长老一脸忧愁地说到:

“要塞工事完备,物资充足,军队士气高昂。想要守住要塞应该不难,但要协同新盟友行动,击败要之敌,需要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6军中将不解地问到。

“将军到了要塞后,立即逮捕阿列克谢耶夫上将,将其押解进京。否则军队难以按照计划那样行动起来。”

“感谢您的建议,但这是不可能的,陛下最信任的将军就是海军上将阁下,而且他是我的上官,长老们也说过‘大公和上将以下的人担任前线司令是不可想象的。”

大长老一脸绝望,几乎是呻吟着总结了这个人事调动的意义。

“母神在上,怎么会生如此荒谬的事情,让这么一个白痴统帅数十万士兵,士兵们太可怜了。”

众所周知的是,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是个十足的蠢货,曾经有过给每一个营配备一位将军的举动,没有圣彼的堡的指示什么事情也不敢做,每年检阅的手都是徒步行走,理由是身为海军将官不会骑马,可这位海军上将又从来不上船,据说是因为晕船……他能爬到今天的位置,仅仅因为他是已故的亚历山大一世的私生子、尼古拉二世的叔叔。如果这个颟顸的蠢货能指挥公队打赢战争,那么一定是母神显灵,但实际上,母神站在她的代理人那一边。

所以局势的走向非常明显,照现在的情形,一旦战争突然爆,公不可能迅行动起来牵制查理曼的地面作战力量,阿尔比昂在一段时间内不得不独自面对查理曼的压力。对一直烦恼“反查理曼包围网”、“两线作战”的查理曼军人来说,这是一份从天而降的大礼。现在他们只要专心搞掉阿尔比昂王家海军舰队,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查理曼军人据此认为形式大好,“确定天佑”、“王军能耐大大的有”、距离“全面胜利”已经不远了。

无独有偶,他们的防卫军同行也是根据这一点认为形式大好。

所谓“胜利”是对于目标而言,没有确定的目标,如何判断“胜利”?查理曼的军人们殚精竭虑的准备挑起全面战争,可目标是什么?打到哪儿才算完?恐怕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纳粹德国的中二元进攻苏联时也没有想过把毛子的地盘全吞下去,计划推进到从南方的阿尔罕格林斯克连到北方的阿斯特拉罕的aa线就收手,至于在打到aa线以前就先被撂倒则是另一回事。可查理曼的aa线在什么地方?准备打到什么地方为止?面对瓜达拉哈拉的堑壕体系,提坦斯寸步难行,换了6军能讨得了好?就算突破了防线,攻占了乌尔萨利亚乃至卡斯蒂利亚,之后呢?真准备一直打到伦迪纽姆和圣彼得堡?是不是查理曼太君们比中二元还要疯狂?

“战争一旦开始,最大的课题就是怎样结束”。——旧日本帝国6军大将儿玉源太郎的格言没有被他的徒子徒孙们记住,结果日本四处点燃战火最终战败成了米国鬼畜的宠物,被用来叫唤,用来咬人,用来放血,还用来卖。查理曼的军人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这种“失败主义”的言论,他们的末日也就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