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活字印刷(求收藏求推荐)(2 / 2)

上前呈给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微张着嘴巴,既是惊愕,又象是目瞪口呆,完全被这超级神速的印书速度所吓住了。

之前徐齐霖已经有过说明和铺垫,雕版印刷少则一两个月,多则数年。现在活字印刷的效果一出,两相比较,又怎能不使人感到震惊?

接过两张印好的纸,李二陛下简单看了一下,满意地点头,略有些失态的样子也恢复过来,赞道:“好,很好。齐霖立此大功,足堪封赏。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连声的夸赞,畅快的大笑,李二陛下把印好的纸张传给几位在座重臣,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可见他是多么的高兴。

“致果校尉奇思妙想,助陛下成就千古未有的教化之功,亦是天下学子之福音。”马大秘强抑内心激动,拱手道:“微臣为陛下贺。”

马周出身贫寒,虽有经世之才,却是仕途坎坷。而士族子弟,才不及他,却能凭门荫和人脉顺风顺水。若不是机缘巧合,得到了李二陛下的赏识和器重,哪有现在的身份地位?

因此,马周在心里便对士族有着天然的敌视和反感。凡是有助于削弱士族,有助于寒门学子的,他都举双手支持。

而教化又不同于教育,是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图书等多种形式。

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皇帝和朝廷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

马周说到了教化之功,说到了天下学子,却没有具体说明是寒门学子,更没有透露造纸印书乃是打压士族的利器。

但在座的重臣都是人精,从最近李二陛下的些许举措中便会嗅到意味。《氏族志》不就是在明显地贬抑士族?

而摆在眼前的活字印刷,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成本上,都将使书籍在社会上的数量大幅增加,从而削弱士族对知识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