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艺人态度(1 / 3)

本港风情画 凋零树 5356 字 2020-10-09

“伊藤雅俊特别重视711便利店品牌,因此我们提议置换股权的时候,他立刻推动谈判,并参与说服洋华堂的各路股东,内部已经达成共识,赞同我们成为洋华堂的战略合伙人。”

梁伯涛讲话时思路有点飘,他不止在考虑洋华堂,也同时想到了牛奶公司,

“他们并没有给谈判设置太多障碍,首先评估711集团的净资产,我们持有73的股权,价值大约是5亿到6亿美金,洋华堂目前的市值在40亿美金上下浮动,执行换股的话,只能占到洋华堂1315的控股比例。”

这场谈判的核心就在这里,711的价值低了洋华堂四倍,对方只同意换股,不接受现金,因此梦工厂能拿到的控股比例有限度。

但是‘净资产’的评估显然有待商榷。

当初陈维云使用两亿美金收购美国南方公司,这是一间负债公司,因为债务量太多,导致净资产下降,陈维云入股之后,立刻启动资产重组,把南方公司旗下亏损严重的物流公司、制冰厂、各类商品制造厂纷纷出售,甩掉了一大半的债务包袱,只留下711分布世界各地的门店,净资产已经增加到五六亿美金。

不过这是暂时的财务情况,随着陈维云的持续经营,最多半年,他可以确保资产翻增一倍。

所以他与华洋堂的合理换股比例应该是30左右。

“那就先拖着!”陈维云在东洋的任何一次投资都有底线,他这次并不是把711卖给洋华堂,而是以711收购洋华堂,不止要做大股东,他还要进入管理层。

即使拿不到东洋总部的管理权,但是每进军一个海外市场,梦工厂都会争取做主导,至少美国市场必须是梦工厂牵头,

“虽然这个生意是我们首先提议,但着急的人不是我们,梦工厂有把握让711在全世界落地生根,即使失去洋华堂的合作,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这个连锁品牌的运作,充其量发展慢一点,洋华堂却不一样,失去711的话,他们将不能进军海外,本埠的盈利也会受到影响。”

梁伯涛点点头,半个月前他初到东洋时已经与陈维云讨论过,所以他在谈判当中非常强势,可强势态度无法迫使东洋佬大幅度退让,对方坚持15是最高控股比例,他建议说:

“老板,牛奶公司你准备怎么处置?我们可以先让711与牛奶公司合并,那么我们的资产总值与洋华堂旗鼓相当,利润甚至要优于他们,假设我们拿这间新公司的股权与他们做置换,他们肯定会在控股比例上松口。”

香江虽然是一个小市场,但牛奶公司在连锁业务上半垄断,洋华堂为了获取牛奶公司的巨额利润,会同意梦工厂的索股要求。

“这不可能!这种置换与洋华堂的资本牵涉太密切,不利于我们将来在大陆开拓零售市场,我们只以711品牌与他们合作。”

原时空洋华堂收购711之后,连锁店开遍全世界,但是在大陆的运营并不成功,如果陈维云把牛奶公司的股份置换给洋华堂,那么大陆市场他也很难进去。

陈维云针对零售业的规划并不复杂,牛奶公司旗下的惠康百货与超市只拓展香江、台岛与大陆,陈维云会把这间公司的控股权提升到50,不会引入战略合伙人。

华人区以外的美国、东洋、欧洲、亚太市场,以711品牌与洋华堂合作。

“你继续谈判,向他们索要更多的控股比例,谈判期间,我会派遣牛奶公司的团队进驻711总部,提高美国市场的盈利,同时扩大连锁规模,711的净资产每增加一次,他们的心理就会焦虑一分,他们最终会妥协。”

陈维云并不急于求成,他会慢慢逼迫洋华堂做出让步,其实若非他要借助洋华堂的百货商场开拓东洋的电影院与主题商店,他会单独经营711。

从长远来看,联合洋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