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1 / 2)

苏木把最后一个小旗子插在粮草处,道:“等精锐和中队会和,拖住他们的主力,这时候派第四队,分成三小队,去背着火油烧他们的粮草。速度要快,他们人多势众,就算我们用精锐去拼,也不可能胜。记住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烧掉他们的粮草辎重。不可恋战。”

赵广眼中火光闪烁,激动地声音哽咽,道:“是!末将领旨!”

苏木深吸口气,道:“能否撑到阿誉带着大军回来……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当天夜里,大营外面火光冲天,厮杀声,叫喊声与呜呜风声连城一片。

苏木站在营帐外面,有将士专门护着。众人都仰头瞧着天边被烧起来的大火。只听着苏木淡淡地说了一句“天意难为……”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那在燕国大营里升起的大火不仅烧了他们的粮草辎重,更是把他们的营地帐篷都给烧了个精光。

这乍暖还寒的日子,白天也就算了,到了晚上连个睡觉的地儿都没有。将士们身体本来就不舒服,饥寒交迫,上吐下泻,没用三日,便倒下了一大半。再也没有前几日那盛气凌人,恨不得随时都能冲进上京城,将皇帝都给踩在脚下侮辱的模样了。

苏木本想着用些计谋,将燕国的士兵整垮,至少让他们难受一段时间,拖延到夏侯誉回来即可。却万万没成想,她们这一招竟然在老天爷的帮助下,直接变成了火烧连营,釜底抽薪。

虽然他们的人还是不能将燕国十二三万的大军全都杀死,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把他们逼急了,保不齐会做出什么咬人的事情来。

而且苏木也不想因为自己做的这些事,害死燕国十几万的将士。他们也都在遥远的地方有自己的家庭,如果不是王室下的命令,他们何必整装出征,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仗呢。

苏木对赵广说,穷寇莫追。

燕国势大,不是一朝一夕能铲除的。此时他们已经给了燕国重重一击,他们狼狈逃回去,这一路上还得死个两三成。就算能安全回到燕国,也是元气大伤,没个年养不好的。

再者,他们这次和燕国打,也损伤了不少将士,尤其是在国都打得这次大仗,还是稳重些,老实休养一段时间再做计议。

赵广因为苏木之前做的几件事,早已经对苏木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别说她叫他们鸣金收兵,就算让他独自个儿地杀到敌军阵营里去,他也是毫无疑问的。

苏木被赵广和一干将士围坐在主位上,承受着他们的夸赞和佩服,实在有些如坐针毡,很是惶恐。

她当时是真的没想那么多,更没想过事情会发展得这么顺利。不仅护住了大齐的根基,还将燕国猖狂的十几万大军都给打散了。

他们手里可只有四万人。

若那次烧军粮的事失败了,哪怕出了小小的意外,死伤惨重,他们现在的局面都得如履薄冰。

幸而,幸而,没有如果。老天爷都在帮他们,用了一阵大风,将胜利顺顺当当地送到他们手里。

总算度过了难关,苏木一直绷着的神经也得到了放松。她困得不行,一个接着一个哈欠的打。最新

弦月见状,立刻对赵广使了个眼色,赵广很有眼力见地便将一干弟兄们全都带了下去。让自家王妃好好的休息休息。

可终究是没能如愿的。

燕军败退,惶惶而逃。

在宫中惴惴不安,数日难眠的齐邕听到消息后,精神大振,仰天长啸到恨不能将整个宫殿都震上一震。

众臣也都高兴,高兴是正常的,也是真心的。他们还是齐国人,他们不必死了,不必做亡国奴。

高兴过后就开始各自又做打算了。这次立下赫赫战功的,众所周知,就是那位被摄政王娶到府上层层保护起来的洛恬恬。那个昔日为燕国卖命,甚至不惜以死殉国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