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借东西(求月票求订阅)(2 / 5)

我仰慕国公久矣,只是相见恨晚。如今若有机缘,我愿为国公鞍前马后,同抗虏寇,共扶大楚社稷。”

身后有人“哼”了一声,是花爷在冷笑。

宋行柏心中一慌,连忙道:“昨夜还有我的两千家丁逃出战场,这些人战力不俗,又对我忠心耿耿。如果能收拢起来,国公马上就多了两千可用之军。关明军中还有不少将领与我交好,我能为国公拉拢他们……如此一来,必破徐镇叛军。”

“还有,我在徐州城还有一千家丁,也个个骁勇。等击败关明,要是有机会趁势南下,我愿为国公先锋,有家丁为内应,或可为国公取徐州。”

一番话说完,王笑若有所思。

宋行柏趁热打铁,又说道:“我知道国公未必看得上我,山东军纪严明,江北四镇却是跋扈自雄。但我保证,倘若有幸入国公麾下,必忠心耿耿、奋力进取,绝不辜负国公饶命之恩……”

花爷虽不齿宋行柏的人品,听着听着也有些意动起来,心想若能如此,倒也不失为一个破敌良策。

王笑似笑非笑地看了宋行柏一眼,问道:“这万余官兵呢?”

“这些人哪能打仗啊?”宋行柏忙道:“国公且看,这些人都是些老弱病残、只知埋头种地的农夫,穿的劣甲、拿的破矛。而且他们的姓名、籍贯都是在南京兵部造了册的,名义上都是南京朝廷的兵马,难保没有异心。”

“末将的家丁不同,依规矩‘武将所辖不入兵籍’,家丁都是末将的私兵,个个都是忠心耿耿。如今这楚朝能有战力的,哪支军伍不是家丁?国公所统的关宁铁骑,本也是秦家家丁,如今是国公的家丁……”

王笑道:“已没有关宁铁骑了,我重整为骁骑军了,吃的是朝廷兵饷。我不像你那么有钱,我养不起啊。”

宋行柏一愣,心道:怎么的?你是想跟我要贿赂啊?

这么一说,自己确实有钱,这些年养四千家丁所费之资,都够养四万普通官军了。毕竟要人效忠自己而不是朝廷,总得多花些钱。

“是是,这个……末将在徐州庄园内还有黄金……嗯……黄金八千两、白银一百万两,往后末将痛改前非,愿将这些金银奉给国公……”

王笑轻轻笑了笑,目光看向茫茫人海,问道:“对了,这里面为什么那么多山东人?”

宋行柏忙道:“是这样,当年关明跟随唐中元叛乱,因劣迹太多,唐中元想除掉他,关明于是带兵经山西、怀庆一直逃到山东,裹挟百姓已壮声势,又派使者求见凤阳总督应思节请降,当时应思节听说他有兵三万、马八千,就让他屯驻徐州,听从节制。之后应思节与郑元化拥立皇孙,关明因此成了定策元勋,坐镇徐州,屯兵自肥,这才有了如今声势……”

“既然不能好好操练来打仗,屯这么多普通官兵做什么?”

“这……一则可壮声势,二则可用来向朝廷要饷,二则可用作劳力,当然,打仗时也可用做前驱。”

宋行柏说着,偷眼看向王笑,心道他总不至于这些都不懂,还要自己教。

好在看王笑这样子,大概已被说动了,想必他只要不傻,总该明白接受自己的投降才是最省力的办法。

能活命就好,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才享了几天福,就此死了毕竟是不甘心……

“你的提议很好。”

果然,王笑拍了拍宋行柏的肩。

宋行柏大喜,忽听王笑话锋一转,道:“可惜,招降你如抱薪救火。图一时省事,后患无穷。你看,应思节、郑元化前车之鉴,我岂能重蹈覆辙?”

“国公,末将……”

“不过,宋将军弃暗投明之心可嘉,我也很感动,不如借我一样东西吧?”

宋行柏一颗心忽上忽下,下意识便问道:“国公要借什么?”

“我兵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