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 / 4)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4564 字 2022-03-05

友都已经很清楚,人品绝对有保障。

另外也真诚地希望,读书的朋友不要随便骂作者,哪怕写得再不合你们的心意。相信没有一个作者故意找骂。

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请安静地离开,你们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

骂作者不仅不尊重作者的付出,也严重影响作者的心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觉得都不是明智之举。

网上看小说更多只是一种消遣,确实恶心到你了,你可以多“呸”几口,但不要攻击人,没有一个作者写小说就是故意想恶心读者朋友的,没有。

感谢的话以及我的心情与愿望,大致也已经说完了,接下来还是回到《不负大明不负卿》这部小说本身吧。

一直想解释来着,但从头到尾也没有开单章解释,直至小说完结。

当时开这部小说,主要是因为对张居正的同情与尊敬,以及对他超越同时代人的魄力与勇气的赞美。

虽然张居正不是这部小说主角,只是一个很边缘化的人物,但可以说小说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离开他。

张居正更像是一个灵魂人物。尽管他本身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可毋庸置疑他的历史地位无人可以抹杀。

没有他破釜沉舟式的改革,大明延续不了那么长,所以在小说中我不断提及一个观点:大明后续几十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居正才扛下来的。

所以,无论张居正面对后人多少非议与争论,我都愿意将他看作是大明最伟大的政治家,没有之一。

至于选择朱翊镠作为猪脚,当时可以说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他是潞王,王爷的身份在明朝很是尴尬,都知道明朝对皇室子弟诸多掣肘,很难参与到政治中来。

因此,我也被许多读者骂过,说我根本不懂得明朝皇室子弟的处境,完全忽视了明朝这样一个大背景。

我何尝不知?

但我还是选择了朱翊镠做猪脚,而且让他参与到政治中来,并最终把万历皇帝赶下台坐到皇帝的位置上。

现在终于可以谈谈我的看法了。

明朝皇帝子弟身份尴尬,受到诸多掣肘,很多人都喜欢将他们比作被豢养起来的“猪”,这是事实,是大背景。

但凡事都有例外。

并不是所有的皇室子弟都活得如同猪一样,也不是所有的皇室子弟都活得如履薄冰整天提心吊胆。

放飞自我的皇室子弟也有。

朱翊镠就是其中一例。

他是明朝第一代潞王,明穆宗朱载坖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钧同母弟,生母孝定太后李氏,即小说中的李太后。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被父亲明穆宗封为潞王。万历皇帝登基之后,对这个唯一的弟弟宠爱有加,让他在京师待了二十年——这是一个特例。

朱翊镠受尽李太后的纵容无度和皇兄明神宗的恩宠加身,在大明朱氏皇族家庭中极其少见——又是一个特例。

朱翊镠终其一生,由于李太后的过度溺爱和恩宠,万历皇帝几乎无力,也无法约束而只能任其妄为。

而这正是致使朱翊镠有机会放飞自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万历十年,朱翊镠十四岁,按照皇家习俗需要准备完婚。

为了准备他的婚礼,据记载,宫廷用了各色金三千八百六十九两,青红宝石八千七百余颗,银十万余两,珊瑚珍珠两万四千余颗……

由于费用奢侈,户部看不下去,以礼法《大明会典》载“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提示万历皇帝:潞王婚礼的费用严重超标。

然而,万历帝在李太后这座大山的重压之下,根本无法言明,只能置之不理,光边备军费就挪用九十多万两,甚至把整个京城的珠宝都买空了。

经过张居正的十年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