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下山(1 / 2)

德利赶紧回山洞给他奶报喜讯。

得知他们家没被淹,老太太听了高兴之余,看看火堆里的鸡骨头,心口隐隐作痛:“早晓得我就把鸡关笼子里,给点吃食,回去还有三只老母鸡。”

简宁在旁边好笑,不开腔,她就知道老太太指定后悔,当时她可没蛊惑老太太杀鸡,是老太太自己个跟着她有样学样。

水退了,愁云也跟着退去,王安庆眉心的川字总算是解开了,安排村民四处收集被山水冲出来的木薯、野山芋、野山药这些比较容易饱腹的山货,到时候村里统一修缮房屋,工钱就不谈了,一天两顿饭要供应的。

村民们成群四散开,收集山货,简宁避开人群,赶往峡口。

峡口地势呈三角型,排水性能好,又背靠岩石层,即便被暴雨山水冲刷也没有淤泥堵塞排水沟,排水沟运作良好,除了田地周边附近被雨水冲倒了一些苗种,基本没什么损失。

在峡口整理了田地,简宁弄了一台挖掘机出来,在山洞水潭旁边掘出一深坑储水。

水涝来了,干旱还远吗?!直觉+经验告诉她,不远了!

正好这段时间山水丰沛,山洞壁源源不断渗出水,把原先的水潭灌满了水,满出来的水不断地往山洞外溢出。

返程,简宁换了一条道,来的时候她就沿路收集山货,那条路上的物资已经被收刮干净了。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明智的,途经一片树林,那片树林被山洪强势一劈为二,中间露出一条黄褐色的深壑。

深壑壁一端有几根细密长长的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简宁一眼就看出,泥土下埋了一根人参。

小心翼翼刨开周围的土壤,刨到一定程度根须越发纠葛,简宁心一喜,这根参长在了树根里,旁边还有两根小山参。

估计是老参掉落的参籽长出来的小人参。

老参差不多有两三指宽,胖嘟嘟的,起码百年,小人参不足一指宽,大约七八年的样子。

简宁先把两根小人参挖出来,装在木盒里,晚上找个机会移植到种田空间的药田里,老参炮制出来,卖了换钱,囤点盐巴。

顺着那道洪壑往下走,底部倾倒了一片阔叶树,被洪水大风刮断的树桩上长满新鲜的木耳,旁边潮湿的腐草地里长着一丛丛蘑菇,这一趟简宁收获颇丰。

沿路收集山货,还采了不少防瘟疫的草药。

大山盛产物资。

雨停了之后,太阳迫不及待拨开乌云,烈阳火一般烤在水面上,蒸发着水分,天气似乎在一瞬间跨入了夏季。

快得让人们毫无知觉。

树林里简宁拖着一捆树藤回山洞,自从老太太知道他们家没被淹之后,心情大好,把家里大人小孩全派遣出去挖野菜收集山货。

集体出动下,两天时间而已,山洞里堆满各种野菜,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今天大队长安排下山,老太太什么都要搬回家,家什不够用,一大早就把简宁派出去采集树藤编筐子装野菜。

“宁丫头,你等等我。”树林深处,刘婶看见简宁,就跟看见救星似的,连忙喊住她,飞快朝她跑来。

“刘婶,你怎么在这里?”简宁瞥一眼刘婶身后,那里站着一个人。

“别说了,晦气。”刘婶挽住简宁的胳膊,跟着她返回山洞。

她家地势低,屋子不知道被淹成啥样了,就想快点下山,趁家里人在山洞收拾东西,她自己一个人先一步下山,结果在树林里碰见了韩知青。

“我本想先一步下山的,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劲,背脊发凉,就像有个死人趴在我背上,我一转头就看见她用一双黑黝黝的眼睛盯着我,心肝差点蹦出来……”刘婶一边低声说着,一边搓胳膊。

简宁眼皮跳了跳,忍不住回头去看韩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