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封神榜上有名姓【1更】(3 / 4)

俞大猷他们都比不得吗?”

显然张仑心中很是不服气,他们家可是英国公张家啊,提及他们张家,张玉、张辅、张懋,三代英国公哪一位不是与国有功,为大明尽心尽力,号称大明功勋之首,现在竟然连卢大柱、这些新晋勋贵都比不上,张仑要是能够服气的话,那才怪了呢。

朱厚照只是淡淡的看了张仑一眼,倒也没有生气,甚至张仑的反应并不出乎他的预料,就见朱厚照道:“先国公张玉、张辅辅君王、马革裹尸,朕心甚慰钦佩、敬仰,也从没有小瞧过英国公一脉,然英国公之名是张玉、张辅打下,却非是卿等之功啊,爱卿自问,卢大柱、俞大猷他们灭国无数,何人功劳不如张玉、张辅,又为何不可名列爱卿之前?”

张仑张了张嘴,却是不知道该如何辩驳,实在是朱厚照所言皆是有理,他根本就无法反驳。

朱辅、徐光柞在一旁听到天子这么而说,两人皆是老狐狸,哪里不知道今时今日他们虽然贵为国公,可是在天子的心目当中早已经无法同以往相比。

有杨一清、王阳明、韩坤这些人做对比,他们这些躺在先辈功劳簿上吃老本,享受余荫之人,孰强孰弱,一眼自明。

一旁的杨一清、韩坤几人在张仑开口的时候只是做旁观,并没有参合到其中,否则的话一旦他们开口,搞不好就会演变成新老勋贵之间的矛盾。

尽管说随着新贵们崛起,新老勋贵之间的矛盾早已经显现了出来,可是在天子的压制、杨一清等人的手段调和之下,这矛盾虽然显现,倒也没有什么影响。

大家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的看下来,可以说这上面的每一个名字,皆是令人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来。

人无完人,或许这些人之中有人论及某一方面的话根本就不够资格名列其上,但是对方的能力却是非常之强,相比而言,用之责利大于害,就算是杨一清、王阳明等人也是颇为赞同。

不过这会儿韩坤捋着胡须,向着天子一礼沉声道:“陛下,臣对于这一份名单并没有什么异议,只是……”

单单是这么一份名单足足花费了朱厚照大半年的时间才算是勉强列了出来,这期间可以说是增增渐渐,对于上面的每一个名字,朱厚照那都是思量许久才将之列上的。

至少朱厚照自问这一份名单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这会儿韩坤开口倒是让朱厚照露出几分惊讶道:“哦,爱卿有什么意见尽管道来便是。”

韩坤缓缓道:“陛下,臣以为,祭天之时,陛下却是不该忘记那些为国征战之将士,如程向武部、俞大猷部、徐天佐部、孙秋部……这些在海外征伐,为国开疆拓土的将士却是不该做那无名之辈,陛下当祷告上苍,以示嘉奖……”

“哈哈哈哈……”

朱厚照微微一愣,反应过来之后便是一阵大笑,只看其脸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欢喜之色便可看出朱厚照这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笑过之后,朱厚照神色一正,目光之中带着几分郑重之色,缓缓起身向着韩坤点了点头道:“卿家言之有理,若非是卿家提醒的话,朕险些忘了这些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啊。”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场大战的胜利,大家总是会下意识的将功劳归功于那些统兵的将帅,可是也不想一想,真正上阵杀敌,拼却性命的却是那默默无闻的诸多将士。

没有这些骁勇善战之将士,就算是兵圣复生,诸葛在世,难道凭其一人也想要取得一场大战的胜利吗?

不只是朱厚照对韩坤的提醒大为赞赏,便是王阳明、杨一清几人听了也是眼睛一亮。

做为兵部尚书的王阳明心中轻叹一声,他做为兵部尚书,却也没有想到这些,反倒是韩坤想到了,这让王阳明很是惭愧,感觉自己真的是有些愧为兵部尚书。

就见朱厚照拿起御笔,一旁的王政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