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装不认识(1 / 3)

婉心多多少少也听进去了母亲发自肺腑的话。她确实第一眼见到太子时,就被他的英姿品貌所吸引,当得知他就是当今太子,地位显赫颇高时,也更加倾心崇拜,然而还多了一些自己势利的小心思,只是母亲说的对,再好的男人若是不能给你想要的,也是无用,所以,她真的应该好好想想,太子究竟能给自己什么了……

沈知楠也来到谢兰身边,试图安慰着她:“母亲,婉心她那么聪明,一定能明白体会您所说的话的,我知道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还请母亲放宽心才好……”

谢兰把一双儿女的手是紧紧搁在一起,然后握住,热泪在眼眶里打转:“好,好,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母亲如今身边能靠的住的也只有你们了……”她叹息,男人向来喜新厌旧,就算是沈秋和这样身居高位的人也没有例外,男人啊,实在不可信。她居沈府走到现在,靠的可不仅仅是夫君的宠爱。

靠男人的宠爱疼爱只是一时的,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会天长地久,终究只会镜花水月,烟消云散。手里只有掌握了真正的实权才会成为自己身后最最坚不可摧的堡垒,她想让儿女知道,只要有人敢挡他们的路,自己定会毫不留情,不惜任何代价的为她们铲除一切!谢兰暗暗发着誓言……

正厅内高座之上,世景王爷一身四爪金龙盘桓在绯色蟒袍上,两只金龙睛目是炯炯有神,狞厉张扬,凌厉凶猛,黯黯无声但似闻霸气的咆哮,这到与王爷本身的气质相得益彰。

宁世景喝过了沈家典藏最好的茶以后,直接切入正题,问道:“沈大人,六月悄然以来,可对抗旱有何良方?”今日王爷屈尊来这沈府商谈,正是为了这抗旱一事,也更是让朝廷头疼的事情。

“哦,微臣是这样想的,抗旱防涝措施莫过于水利工程的兴修,先王的抗旱水利既有凿井开渠等一般性农田水利建设,也包括运河漕运及河道疏浚等大型水利工程,魏国北方地区也开挖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抗旱解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师傅郑国就在关中开凿了郑国渠,是关中最早和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它不仅解除了干旱威胁,还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农作物,我想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沈秋和用他多年的经验回答。

“不错,不过备荒粮食的储存也是防灾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国家所设常平仓,义仓等,主要用于平籴,即丰年用较高的价格买入,灾年再用低价格卖出;如遇灾荒,还可赈货,以此来调节灾害而导致的粮价走高。此外,一些耕农技术革新,也是有效的抗旱手段。如北方的朔国,就采用精耕细作的代田法和区种法,保证有限的水肥发挥重大效用,或者调整农作物品种,在缺水区种植耐旱作物如粟稷或小麦等农作物,化被动为主动,对于减轻或消除旱情应该有着重要作用!”

宁世景补充道,虽然朔国对魏国边境尝尝虎视眈眈,滋事生非,屡屡挑衅,是魏国目前以来最大的敌人,但它好的一方面,还要去借鉴,所谓取长补短,博采众家之长,就不会在意众家是谁,这也是数百年来,魏国强盛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

“没错,保证在旱灾发生时能充分发挥既有水利工程的作用,此外,调动全魏国有能力的人或者人群,例如文武百官,地方商胄大亨,来参与抗旱救灾,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无论水旱灾害,国都要号召官民捐钱捐物,同时通过施粥,分发钱粮,发放医药,义赈等措施,调动全国救灾!”沈秋和将问题又深入了一下。

“首先是灾后抚恤工作,如安葬死者,慰问死难亲属以安定民心;其次是为灾民耕地,粮种,工具等生产资料,减免赋税徭役,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再次是组织一些小规模,小范围的移民,安排他们就食和垦荒,以疏缓灾区生产生活压力!”宁世景补充道。

“没错,这几点如果可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