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浴火涅槃(四)(1 / 2)

大跨界 一尘兮 2156 字 2020-07-18

眼见对手不死即伤之际,华念平登时心中一寒,想起前两天在林思儿的墓碑前,正是左腿一软,头部可怕的突然间撞击,才令自己如今不死不活。

他当下刻不容缓,一个箭步跳过去,对那人的肩膀抬臂扛住,救了此人一劫。

一带看热闹的人,不约而同顿时发出叫“好”之声。

那被救之人踉跄了几下,总算驻足立定,满脸愧色,向华念平重重抱拳相谢,退向张二哥的身后。

“好一身弹跳功夫,姓熊,却不是个熊包!”

张二哥开怀大笑,对华念平抱了抱拳,爽声道,“兄弟不光身手不凡,还心存善念,称得上侠肝义胆,你这朋友,我张二哥算是要交定了!”

“谢张二哥抬爱!”华念平歉意道:“兄弟是过路之人,实在无心无胆,不自量力向各位冒犯。一时鲁莽,多有得罪。”

他收了太子剑,心下暗自惊骇,如何刚才竟能突然间拳脚自如,变得威猛异常。看来,这定是年轻时的熊剑东,他作为海军陆战队的特种兵,原本所练就的一身搏击功夫。

正是不打不相交。眼见已近中午,张二哥几个人不由分说,把华念平生拉横拽到山上的一家小餐馆,张罗酒菜,大吃了一顿。

原来,这张二哥并非风景区管理人员,只是他于此地人脉深厚,颇有几分名望,再加手下又带了几个小兄弟,所以霸道一方。

华念平求了张二哥两件事,一是帮忙打听那姚婆婆的小儿子流落京城何处,二是容老人家留一个好摊位,平日里给些生活照顾。

张二哥当即满口应承。

这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张二哥见华念平心事重重,时而发呆无语,便一再追问他何以沦落到眼前这步境地。华念平自知难以向他说明一切,只能不住地惆怅叹气。

饭后,张二哥去庙里邀出一个年轻的道姑,请她带着华念平游赏荆轲圣塔及附近的几个景点。他自己则张罗着几个兄弟四处联络,打听姚婆婆小儿子在京的确切下落。

道姑尊号妙馨,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约有二十几岁的年纪,手里执着一把紫檀木做的拂尘,一身青色布衣,很是雅静。

华念平刚才见到,张二哥几人不仅与这妙馨道姑很熟,并且唯唯诺诺,一副相当的敬重的样子。

“无量观!先生哪里来?”

妙馨打了个诺,对熊剑东的落魄装束产生了好奇和恻隐之心。

“迷了路,无意间流落到此。”

华念平答道。

妙馨一贯善解人意,见到华念平并不愿意讲出来历,知道他定有难言之隐,便没再追问,以免伤其自尊。

她引着华念平登上荆轲圣塔,一路向他细语娓娓。

想当年,荆轲刺秦王。

始皇两千多年前扫平六国,意在一统天下。燕国太子姬丹在这易州境界,携领多官及众门客,皆是白衣白帽,为义士荆轲、秦舞阳出发咸阳送行。

行至易水之滨,太子丹将一把锋利匕首,挥泪跪呈荆轲,泣拜大事能成。

门客里有一个叫高渐离的人,是燕国著名的琴技大师,与太子丹、荆轲,三人乃是生死挚友。他当场从心爱的乐器上揭下了一张蛇皮,制成剑鞘,赠与了荆轲。

这匕首和剑鞘,都被刻上了“太子剑”三个字。历史至此,荆轲手持匕剑,器宇轩昂,留下悲壮千古的名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死后,后人敬佩他的壮义之举,收其遗物建成了衣冠冢,并立塔铭记,此乃眼前这座荆轲圣塔的由来。

至于当年荆轲于殿堂之上行刺秦王那把太子剑,传说燕国灭后,高渐离受秦始皇之命进宫表演琴技,曾作为赴咸阳的交换条件,索还后一同葬于荆轲的衣冠冢。

却有一日,不知哪里窜出一条金花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