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非祥瑞之兆(二)(1 / 2)

大跨界 一尘兮 2228 字 2020-07-18

远在华念平京大经济学院刚毕业,也就是他和林思儿分手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在冬季里猝然去世,据说是死于肺心病。

七十来岁母亲,如今居户在皖西北地区的一个四线城市,与他最小的弟弟在一起生活。

母亲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事故,由于被居住在同院一个胡乱奔跑的少儿撞倒在地,引起股骨损伤,偏遇手术并不成功,难以恢复行走,所以一直卧病在床,靠着小弟在身边长年伺候。

如果没有这起不幸的摔伤事故,华念平坚信他的母亲身体一定健康长寿。

华念平时隔好几年突然返家,看到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的母亲,久久未能言语。

他很难预料,母亲还能活上几年。

小弟原来在一家供电公司的下属企业上班,曾经承包经营过单位的三产企业,任职化妆品销售公司的经理,无奈他不是块做生意的料,几年下来多有亏空,为单位造成了上百万元的投资损失。

适逢全省性的供电公司三产企业清理整顿,小弟因主动承担经济责任,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几年连同下岗无业的妻子,带着他们自己的孩子,全家只凭母亲一个人的退休金开支,生活很是拮据。

母亲家里使用的电器,还是父亲在世时添置的电视、冰箱,四口人居住在不足五十平米的两室一厅。

华念平负疚自己长期离家在外,从没有塌下心来照看过卧床的母亲,也没能利用手中的职权,为小弟、弟媳谋个差事,或者向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母亲是一个忠诚的老党员,十七岁参加土改,解放初期担任过农村的妇委会主任、乡长,一世勤俭奉公。

她自从退休,再也没有过像样的组织生活,但是每月依然固定积存下来几元钱,放在床头上的小布袋里,作为她要上交的组织费。

十多年过去,小布袋鼓鼓囊囊,已经有了好几百元。无论家中的经济多么紧张,母亲都不允许从布袋里使用一分钱。

母亲的遗愿,在她百年之后,上交给保留她组织关系的所在支部。

华念平有时候想,他之所以养成委曲求全、多重矛盾的性格,大概的根由,除了因为身体缺陷的心理性自卑,再就是家庭里一生老实巴交,直到临死从不负人的父亲,加上心津坦荡,对信仰无比坚定的母亲,带给他幼时成长的人格性影响。

自从大年初一回到安徽老家,华念平用了整个七天长假,因为车票紧张又延搁了几日,直到春节放假结束后的好几天,才依依惜别母亲,乘了十个多小时的火车,中午时才回到了淮上市。

华念平下了公交车,发现在干休所的门口,不过是过了一个春节,就突然增设了岗亭,立着一位全副戎装、腰带配枪的武警士兵。

他竟被毫不客气地拦住去路,要求出示证件才能进去。

“我就住在这里,刚探亲回来。”华念平向守卫士兵解释。

“住在这里?”

士兵用怀疑的眼光盯着华念平,对他乘了一夜车后蓬乱的头发、皱巴巴的衣服表示惊奇,“你是这里的领导么,怎么才能证明?”

“我是华念平!”他只好报出自己姓名。

“华董事长?”士兵睁大眼睛,既不愿意相信,又不敢不信。

因为他刚才很清楚地看到,华念平是在不远的公交站台,一瘸一拐地下了车。

大概还没有哪个多嘴的人告诉他,恩源集团的董事长、工委书记华念平,竟会是个跛腿。

正在这时,陶海亮新配的奥迪座驾从院子开出来,看到华念平被拦在这里,立刻下车向他问侯。

“老弟什么时候到的,这个岗亭昨天才开始使用,今天就被你撞上啦!”

他一阵解嘲之后,劈头盖脸地把那个士兵一顿训斥,“安排你们站岗保卫,怎么对谁都居然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