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0章 锦鲤吐珠(1 / 2)

南朝汉祚 醉寻芳 2386 字 2021-12-24

三月三日,上巳之节,自三代秦汉相传,先居家室兰汤沐浴,斋戒辟邪,后如水之畔祓禊,除垢去灾,以祈福社。还有另一个含蓄的活动,年轻男女春日之会,常在这一天加冠及笄,议定婚约,而妇人则期盼触水感孕。

魏晋以来,士大夫奉玄学而崇尚自然,好纵情山水,《夏仲御别传》: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临水宴饮,曲水流觞,行禊饮也。

到当今之世,上巳祭祀祈福已不再有人举行,而将之视为春游踏青的娱乐节日,江东建康之地,高门名士们甚至会在宴会或雅集之时兼赏百戏,节日的敬神之义弃之如蔽履。

历朝盛世礼仪规范,天下秩序井然,而乱世则礼崩乐坏,上至公卿,下至庶民,皆不遵法度,这是核心价值观崩溃的表现,“竹林七贤”个个放浪不羁爱自由,他们对时代失望伤心之极。

有鉴于世风不古,人心思变,刘义符于前一日赐发《正礼仪风俗诏》以颁行天下,这道诏书主题有五大要点:尚贤良,崇儒学,尊汉礼,正衣冠,去魏晋之恶俗。

身为天子,刘义符自是要以身作则,当日一早与皇后、贵妃率中府官员、诸贵妇乘车驾出纪南门,临长江之滨,筑台以祭江神,是时礼乐齐鸣,仪卫如云,十分隆重。

江神者,据《轩辕黄帝传》:蒙氏女为奇相,女窃其元珠,沈海去为神,上应镇宿旁及牛宿。郭噗《江赋》:奇相得道而宅神,即今江滨庙也。后楚大夫屈原因爱国而投江,到两汉,荆襄楚人皆尊屈原为江神,但还只是地域性的,到唐宋才历受册封。

你可以什么都不爱,但不能不爱国,那么祭江神用少牢之礼怎么行,得奉太牢之礼,上牛、羊、豕三牲,以示隆重,宣扬正能量啊!

祭祀的土台下有大木搭建支撑,延伸到江中水面,前有台阶,礼毕,内侍焚祭文与祭品投入江中,然后重头戏来啦,中书右掾宣读诏书,册封江神为“广源公”,命户曹择日选址营建江神庙一座,以享士民香火供奉。

刘义符此时身穿五章七旒毳冕,这是祭山川海岳的专用礼服,待宣诏完毕,他上前数步立于台前,眼望大江以与江神沟通,不料这时台下的江中一片水浪翻滚,一条金红色的大鲤鱼从水中一跃而起,朝刘义符吐出一串水珠,喷湿了他的袍服,其中还有一个小圆珠”啪哒”一声掉在台上,但还没有人发现。

“此江神怒乎?”刘义符诚惶诚恐,急忙转身问左右众臣道:“莫非示以凶兆?”

台下吉翰、郭叔融、何承天、徐豁、毛德祖等大臣们一齐大惊失色,皆一脸惶恐。还好,熟知礼仪事的徐豁越众而出,朗声道:“非也!此乃大吉,以预示祥瑞也!”

刘义符一脸严肃地问:“敢问预示何意?”

“臣刚见锦鲤吐珠,似降下一物。”徐豁上前一阵找啊找,猛然发现台地上竟然有一颗珍珠闪耀着华光,躬身捡起欣喜地举上前,大笑道:“陛下!在这里!”

内侍陈裨适时递上一个放置有玉碗的托盘,徐豁将那颗珍珠放入碗中,转递到面前,刘义符抖了抖衣袖,以手牵着袍袖煞有介事地以两指拈起珍珠,对着朝阳一阵细看,就是拇指甲盖大的一颗珠子,没什么特别。

“朕只听闻有蚌产珠,锦鲤岂能吐珠?真怪涎不经,大异之兆,此珠亦无特异之处啊!”

刘义符一脸震惊之色,将珠子放回玉碗,示意陈裨转递下去。

徐豁一脸纳闷,接着也拈起反复端详,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只好让陈裨再递给众人过目,很快在一众高官们手里过了一遍,大家都莫明其妙,抓耳挠腮急于知道答案。

待转到荆襄大儒,州学祭酒蒯文徽手里,他似乎发现了非同一般之处,抖着花白长须兴奋地大叫道:“诸位快来看,这有十个极小的虫鱼篆字体,不细看可认不出来。”

台下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