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日本使者(1 / 2)

扶明 话凄凉 2227 字 2020-07-29

虽说赵铭对于家人,其实并不怎么上心,作为政治家,他更看重自己政治理想能否实现,但在选择继承人是,赵铭还是决定选择自己的儿子。

在今后几年之内,赵铭会逐渐完成对明朝政治的改革,实行国社党的一党专政,要求所有官员,都必须入党,连县里的小吏,军队的士卒,也都可以成为党员。

将国社变成一个,除非自己内部腐朽,自己崩溃,外部势力,保扩皇帝根本没有能力击倒的庞然大物。

今后大明的摄政,就是国社党党魁,是大明最高领导人。

这个位置,理论上,任何一个国社党员,都有机会做上去,不过眼下却是由赵铭来指定接班人,甚至到赵铭儿子时,依旧是指定接班人。

不过或许随着时代发展,或者是由于自己子孙太弱,被党内强人取代,但那也没有多大关系。

在这种政治斗争下,肯定不像改朝换代,子孙都被杀光那么残酷了。

赵铭看着赵建成,选择他,是因为他年纪不大,却主持汉国事务多年,而且将汉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他有管理一国的经验,还有成绩,进入国社党高层,不会太过反感。

毕竟,党内有能力的人很多,赵铭找个傻儿子来,继承衣钵,会引起这些人的不满,也违背了党的章程。

因此,以后要当选党魁,至少是需要有些能力,不会出现傻子领导大明的局面。

赵铭快五十,一只没有明确指定接班人,令朝臣都有些心急,而赵铭的三个儿子,同他身后的势力,也在暗暗较劲。

赵铭其实并不想太早指点接班人,毕竟一旦指定接班人后,党内一些人,自然就去巴结太子了,这样会挑战他的权威,会使得赵铭的权利旁落。

现在赵铭感受到自己身体下滑,加上担心他死后,接班人根基不稳,无法坚持他的路线,才下定决心培养。

赵建成听说,赵铭要让他进入国社党中央委员,立时就明白了赵铭的意思。

虽说汉国也不错,但大明摄政王,才是天下最具权势的宝座,赵建成立刻大喜跪地,“儿臣一定不负父王的期待,不让大臣们小看,不给父王丢脸!”

赵铭哈哈一笑,“起来吧!先吃饭!”

赵建治、赵建隆两兄弟,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

除夕过后,便是1665年新年,开朝后,赵铭面下达旨意,改明国号为新明,并定为新明元年。

以为朝廷公文,民间记事,都用新年号,并举行更改国号的阅兵大典,邀请各藩属国参与,以彰显盛世到来。

眼下大明统治的天下,基本太平,各周边也都相安无事,不过却也有个例外。

两年前,因为德川家拒绝加入明朝朝贡体系,考虑到直接发兵攻打日本,并不划算。

赵铭采取了,资助日本国境内,反对派的方式,颠覆德川幕府的统治。

在明朝的资金和物资的支持下,倒幕军很快就在东京附近击败了德川家,德川幕府失去对日本的掌控,日本重回战国时代。

在京都附近的战役结束后,倒幕一方,势力最多的岛津家,占领京都后便准备继续北上,想要一举荡平德川家,但是明朝并不愿意,看到日本再次统一,便没有继续支持岛津家。

当岛津家向江户进时,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岛津家麾下的田川家,在江户合战时,反戈一击,帮助了德川家,击败了岛津氏,使得岛津家退回九州。

而田川氏在与德川见,进行一番艰苦谈判后,达成协议,田川氏接受德川家册封,成为德川家的大名,并准许他统军三万,收取九州。

田川氏乃是延平藩的亲族,有大明的支持,很快就灭亡岛津家,控制了九州。

在京都之战后,德川家已经意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