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给年轻的敌将上一课(1 / 2)

扶明 话凄凉 2263 字 2020-07-02

十一月初,一场小雪不期而至,冰冷的雪花带着丝丝寒意,在大地上覆盖上薄薄的一层。

远方近处的田野,远方的山林和城池,都披上白茫茫的外衣。

北风呼啸,吹的旌旗猎猎作响,一支万余人的马军,全然不顾风雪的侵蚀,沿着道路快速进军。

赵铭收复了南京,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徐州,届时吴三桂多半会立刻撤兵。

周军趁着明军内战,发起突袭,按着徐州明军一顿爆锤,赵铭岂能让吴三桂全身而退。

哼,打了人,还想走?

在明军收复南京的第二天,李定国返回云贵,高一功、金声桓等人返回湖广,筹备大举反攻。

不过,他们返回,再调动兵马,吴三桂的大军可能早就已经撤回周国布防了。

因此,在李定国等人离开南京之时,赵铭还派遣了李元胤,率领万余精骑,马不停蹄去包抄

吴三桂的后路。

骑兵渡过长江后,一路疾驰,就是要赶在,南京的消息,传入到徐州之前,插入徐州与洛阳之间,斩断吴三桂的退路。

这时,骑兵疾驰,马蹄践踏着地面,溅起片片雪泥,李元胤一骑当先,身后万骑驰骋,只用两日时间,就抵达了寿州之南。

早前吴三桂令洪承畴做檄文一篇,声讨赵铭,扬言发大军直扑南京。

为了掩盖他谋取徐州的意图,吴三桂以部将赵良栋,领偏师一万余人,进入凤阳,虚张声势,迷惑赵铭。

在吴三桂大军进抵徐州,开始围攻徐州之后,赵良栋这支偏师,并未撤离,而是驻扎于寿州北岸,隔着淮江,与明军对持,保护着吴三桂大军的侧翼,还有后勤补给。

李元胤奉命出发时,赵铭给其的军令,就是令他与寿州守军汇合,击毁北岸的周军偏师,然后直取开封,阻断吴三桂的归路。

吴三桂近二十万大军,在徐州归德一线,粮草都是关中运送至洛阳,再经过开封抵达前线。

一旦明军穿插到洛阳和徐州之间,吴三桂不仅粮路被断,撤回洛阳也变得困难。

这时,经过连续行军,一万明军已经抵达寿州附近。

“将军,前面就是寿州!”一名部将拿出地图,大声说道。

李元胤勒住马缰,却沉声道:“派人去寿州城,联络守将,大军随本将去八公山!”

语毕,拔动马缰,率领大军,前往寿州城外的八公山隐蔽。

大军进入八公山脚,找了一片枯树林,搭建简易的营地,经过两日行军,疲惫不堪的士卒,便从马匹上取下毛毯、被子,挤在一起呼呼大睡。

李元胤来到山上,召集几名属下,坐在一块大石头旁,铺开了地图,进行商议。

这时,一名亲兵领着一将而来,却是镇守寿州的守将贺云登。

寿州,古称春寿,乃是江北重镇,三国时期,吴魏与此多次大战,乃兵家必争之地。

“李将军!”贺云登抱拳道。

李元胤连忙起身,“贺将军怎么亲来了。”

贺云登笑道:“李将军不入寿州,反而领着大军,来这天寒地冻的荒郊野岭下寨,我猜想必是心有所动,所以亲自赶来,看怎么配合。”

李元胤让人给贺云登搬来马札,邀请他坐下,然后豪迈笑道:“贺将军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情想向你了解。”

贺云登道:“可是对岸敌军情况?”

李元胤颔首道:“对岸有多少敌军,由谁领军,装备如何?”

贺云登道:“对岸敌将,乃赵良栋,有兵万五之数,装备还算精良,以马军居多。”

“赵良栋?”李元胤扭头过来,看向属下部将和参军,问道:“你们谁知此人。”

“没听过这号人物。”众人都摇了摇头。

贺云登道:“这个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