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五十五 大闹太极殿(2 / 3)

估来犯的魏军兵力大约在五万左右,而非书信中所写的五千,此封书信显然被人篡改过。”

刘辩目光扫向赵毅与杨继周:“赵毅、杨继周,你二人身为信使,手中所持乃是紧急情报,为何擅自交付他人,以至于书信遭到篡改?”

杨继周与赵毅一起跪倒在地,禀报道:“回陛下的话,我二人把书信从徐州带到京城,一直随身携带。只是在宣武门遇上了北海王,他说满朝文武正在举行重要会议,怕是到下午才能散朝。我二人乃是布衣之身,便听信了北海王所言,把书信交给了他!”

本来跪着的刘恪忽然爬了起来盘膝而坐,不屑的道:“我都已经承认了,又何必如此啰嗦?”

何太后面色微变,叱责道:“刘恪,你竟然在大殿上盘膝而坐,此乃无父无君之罪,还不快快给你父皇跪下?”

刘恪冷笑一声:“老妖婆,别在我面前逞威风,你偷人的事情我还没给你捅出来呢!”

“你……”何太后勃然变色,一口气喘不上来登时晕倒在椅子上。

大殿上再次乱作一团,刘辩急忙派人去淑仪宫召回三大神医急救,一阵忙乱之后却是回天乏术,何太后面色苍白,牙关紧咬,却是再也醒转不过来。

其实何太后偷人的事情一直有风言风语,毕竟守寡的时候才是三十多岁的少妇,耐不住寂寞也是人之常情。刘辩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凡是流言提到何人与太后私通,便派锦衣卫上门暗杀,以绝流言。满朝文武也不敢在人前提及此事,没想到今日被刘恪当众揭了短,竟然活生生气死。

不过何太后的死倒是让刘辩少了一根套在头上的紧箍咒,毕竟汉朝以孝道立国,即便身为天子也必须对母亲毕恭毕敬,否则会被天下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

“来人,把太后抬回寿安殿穿好寿衣,择日举行国葬!”刘辩霍然起身,挥手吩咐郑和带着其他的太监把何太后抬出太极殿,送回寿安殿。

太后死了也就死了,只要皇帝好好的活着就行,文武百官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太极殿上重新平静了下来,文武百官各自归位,听候皇帝的落。

武如意虽然面露悲伤之情,心中却是窃喜不已:“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啊没想到,先有冯蘅服毒自尽,后有何老妖婆被活生生气死!从此之后压在头顶上的这座大山倒塌了,只要再设法压住甄宓,整个后宫就是我武如意的天下了。”

刘辩回到龙椅上坐定,用冰冷的目光盯着刘恪:“好你个逆子,不仅害得母亲服毒自尽,还敢在大殿上胡言乱语,气死了祖母,纵然将你千刀万剐也难消朕心头之恨!”

“陛下,母后驾崩,天下同悲,请陛下节哀顺变,保重龙体,莫要气坏了身子!”武如意嘤嘤啜泣,以手帕擦拭泪痕,轻声安抚皇帝。

盘膝坐在地上的刘恪再次冷笑一声:“母后,你变得好快啊,你指示我篡改书信,诱骗太子出城送死,然后争取让你儿子刘治做太子。现在事情暴露了,我们母子都要死,而你却要在这里充好人么?”

武如意被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圆张,如果不是城府够深,怕是也要像何太后那样被当场气晕了,登时气急败坏,手指颤抖的叱骂道:“刘恪,你这个小畜……你这个混账东西,竟敢当着陛下与满堂文武的面诬陷我?枉我把你视为己出,像亲生儿子一样待你,你竟然对我恩将仇报?”

刘恪把头一抬,满脸不屑的道:“哼……你隔三差五派人唤我到景宁宫,给我好吃好喝好玩的,还不是为了利用我扳倒太子,好扶你的儿子做储君。这次事情暴露了,你把我们母子推了出来,自己却置身事外……”

刘恪说到这里,声音激昂了起来,指着头顶道:“借用父皇的一句话,善恶自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武皇后啊武皇后,你怎么可以如此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