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九 惊天发现(2 / 3)

是碎煤渣子。每个人虽然都忙的热火朝天,但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是自内心,原来只有权贵富商才能用得起的“乌金石”走进了千家万户,极大的改善了民生,这就是他们的功劳。

直到刘辩一行抵达了蕃县城外之时,得到消息的王莽这才与县令从城西的一座煤矿后面快马返回,心急火燎的跪倒在地:“不知陛下驾临蕃县,臣等有失远迎,还请陛下恕罪!”

“呵呵……朕准备返回金陵,途径蕃县特来视察一番,并没有派人通知你们,不知者不罪!”刘辩翻身下马,笑容可掬的把王莽搀扶了起来。

“多谢陛下体谅!”王莽深鞠拜谢,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

当下由县令在前面引路,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直奔县衙,来到议事厅看座之后,由下人奉上茶水。屋内红泥火炉,温暖如春,在路上冻得手指僵硬的众人终于可以暖和一番。

刘辩端起茶碗滋润了下喉咙,直奔正题:“王爱卿啊,你来到蕃县采煤已经两年左右了吧?把你这两年以来的功绩向朕报告一番吧!”

“谨遵陛下圣谕!”

王莽小心翼翼的向前一步,把自己的功绩如实禀报:“臣自从来到蕃县之后广招工匠,多开矿坑,陛下允许臣开设的‘青州矿务局’已经拥有过五万的挖煤工。先后在蕃县境内开采了大大小小的矿坑十几个,现在每日可以挖掘出一万多石煤炭,一个月下来产量过三十万石,这两年以来累计开采煤炭过五百万石!”

“啧啧……王大人真是不得了!”张良闻言不由得向王莽竖起了大拇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黄巾作乱之前,全国一年的乌金石产量也不过只有十万石左右,没想到王大人竟然把产量提高到了全国的三十多倍,实在不得了啊!”

旁边的县令帮着王莽邀功:“可不是嘛,王局丞开采出来的煤炭运往了全国各地,不仅改善了民生,还大幅提高了朝廷的冶炼水平,使得各个兵器厂的产量大幅提升,质量也是改善了不少。”

刘辩颔表示赞同:“张县令说的不错,这两年来我大汉雄师南征北讨,兵力节节上升,而甲胄、兵器却按时供应,与我大汉锻造工艺的提升密不可分。而我大汉冶炼技术的提升与煤炭质量的改善,以及足够的供应密不可分。虽然王卿没有上战场,但功劳簿上必须给你记下重重的一笔!”

听了天子的赞赏,王莽心潮澎湃,当即跪倒在地稽顿拜:“多谢陛下夸奖,此乃微臣分内之事!陛下对微臣如此大力扶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臣如果不能做出点业绩来,实在是愧对陛下的信任!”

刘辩肃声道:“王莽采煤有功,朕决定将青州矿务局改为大汉煤炭部,由王莽继续担任部丞,规划未来的全国煤炭开采工作,并将级别提升为正二品,赐爵关内侯。”

刚刚停止了叩的王莽再次稽顿拜,以额头撞地,“砰砰”作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如此器重王莽,微臣岂敢不庶竭驽钝,竭尽所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臣虽然不能像将士们一样驰骋沙场,为国家戮力死战,马革裹尸,但臣誓要呕心沥血,纵然死在矿坑中也不能报答陛下的器重之恩!”

刘辩弯腰搀扶王莽:“王爱卿快快请起,朕相信在你的领导之下,大汉的工业将会百尺竿头更上一步。”

王莽的脸上微微犹豫了一下,咬牙说道:“臣还有个好消息禀报陛下!”

“哦……王爱卿还有什么好消息,快快说来听听。”刘辩登时喜出望外,一脸期待的询问王莽。

王莽跪在地上道:“臣上半年带了部分工匠去了一趟临淄北面的蓼城县,在那里盘桓了两个多月,从地下现了‘石漆’的踪迹。等青州战事结束之后,臣将会组织大规模的工匠前往蓼城开采,说不定能够挖掘到惊人的石漆!”

“石漆?”刘辩一愣,差点失声询问这是什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