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五 佛道争鸣(2 / 3)

“哈哈……”

李元芳不由得仰天大笑,把手里的圣旨展开,高声道:“白马寺全体僧侣接旨,圣上口谕:自即日起,由道衍法师担任大汉国僧,管辖朝廷境内所有寺庙,悉数僧侣全凭差遣,若有人敢抗命不遵,以谋反罪论处。以白马寺为国寺,由道衍兼任主持,由朝廷拨给款项,派遣工匠,扩建庙宇。”

“啊……这、这……这怎么可能?”慧真大吃一惊,结巴的说不出话来,一跤跌倒在地。

“万岁万岁万万岁!”

短短三天的时间,白马寺的僧侣已经不堪忍受慧真的压迫,此刻听了李元芳宣读的圣旨,顿时像爆发的火山一般群情激昂,振臂高呼。

在众僧侣羡慕的目光之中,年轻的道衍和尚站在大殿上,双掌合什道:“诸位师叔、师伯、师兄、师弟,陛下乃是千古明君,又如此重视我们佛教,我等一定要好好报答朝廷。”

“愿为陛下效力!”众僧侣攥拳高呼,齐声响应。

道衍和尚最后把目光投向慧真:“慧真及其徒弟结党营私,迫害同门。睚眦必报,心胸狭窄,无事生非,手段卑鄙,犯了无数佛门戒律……”

“我认栽了,把我逐出寺庙吧!”慧真瘫坐在地上,犹如斗败的公鸡。

“那可不行!”道衍一口拒绝,“白马寺准备大兴土木,正是用人之际,你与你的徒弟都身强体壮,正好可以为修建寺庙出力。”

“你敢让贫僧当泥瓦匠?”慧真大怒。

“诸位师兄弟,把他们师徒十几个看押起来,不要被他们逃了,让他们为白马寺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力量。”道衍和尚僧袍一摔,大声呵斥。

几十个僧人一拥向前,把慧真等人抓了起来,关进了小黑屋。这场更换主持的风波就此落下帷幕,白马寺再次更换了新主持,道衍和尚一飞冲天,成了大汉国僧。

当天下午,户部调拨的第一批钱币就送到了白马寺门外,工部差遣的第一批一百五十多个匠人也奉命前来听候差遣,在道衍和尚的指挥下,所有的僧侣以及匠人忙碌了起来。伐木平山,凿岩开师,忙碌的热火朝天。

其他寺庙的主持陆续接到了圣旨,不管对道衍服气不服气,但圣旨煌煌,谁也不敢不从,俱都纷纷前来白马寺参拜道衍。

道衍以礼相待,命各寺庙抽调三分之二的僧人前来白马寺协助建设,争取把金陵附近的僧侣集中在一起,建设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这样方便早日训练出一支僧兵。

刘辩在重用姚广孝发展佛教的同时,也没有冷落道教。

已经在前几天宣布袁天罡为大汉国师,并在紫金山北麓修建“朝天宫”,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建设道观,每天有千余名工匠在山上忙忙碌碌。天下各地的道人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前来金陵投奔袁天罡,一时间金陵城内僧侣与道人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金陵附近的寺庙有几十座聚集在栖霞山,包括栖霞寺、白马寺、般若寺这样的大型寺庙,所以刘辩决定以栖霞山为佛教根据地,由姚广孝在白马寺组建僧兵。

紫金山上道观数量与寺庙持平,所以刘辩下旨把紫金山上的寺庙全部拆除,僧侣搬到白马寺统一居住。在紫金山上建造一座大型的道观,叫做“朝天宫”,由国师袁天罡担任主持,同时发展佛、道两教,巩固自己的统治。

就在金陵城外热闹喧嚣,佛道争鸣之时,前往吴县勘探象山风水的袁天罡策马返回,前来乾阳宫麟德殿参拜天子。

“启奏陛下,贫道刚从吴县象山归来,发现了一些端倪。”袁天罡手持拂尘,躬身施礼。

刘辩颔首:“有何端倪,国师说来听听?”

袁天罡朗声道:“这象山紫气氤氲,有山有水,气势不凡。日间光照充足,夜间正对天狼星,光华齐聚,可谓一块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