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2 / 3)

帅帐外马蹄声得得,斥候飞马来报“报……启禀两位将军,我等刺探到西凉军弃城向东奔安定方向而去,目前已经离开武威七八十里地!”

并排而坐的杨素与朱元璋对视一笑,俱都露出果然不出所料的表情。昨夜分析出了马腾的意图之后,二人已经分别派遣了部将连夜抄近道进入安定郡境内,寻觅地形险要之处设伏,布下口袋等西凉军钻进来。

“有多少人马?”杨素沉声询问。

斥候拱手作答“我等远远刺探,只见西凉军烟尘滚滚,甚嚣尘上,大约三四万人左右的规模。”

“看来马腾这是铁了心去投刘辩!”朱元璋抚摸着下巴沉吟,“我已经派蓝玉、朱棣率兵三万抄近路连夜赶往安定设伏,须再派一支人马尾随追袭,前后夹攻,定要将西凉军一举歼灭。”

杨素颔首赞成“昨夜我也派了杨广率兵两万赶往安定境内阻截,有这五万人马提前堵住去路,定然让马腾插翅难飞。为了避免马家军突然改变路线,尚且需要派骑兵尾随追袭,而我军主力步兵则抄近道奔安定,争取在六盘山一带堵住马家军,一举全歼。”

“处道兄所言极是,马家军善于在平原驱驰,在凉州境内与其决战伤亡定然极大。若是到了六盘山一带,阡陌纵横,沟壑丛生,马家骑兵威力大减,我军正好在此前后合围,将之一举歼灭!”朱元璋目光阴鹜,着话从下颌狠狠的揪下一根胡须。

杨素从桌案上摸起两支令箭,高声下令“杨林、徐听令!”

“末将在!”徐与杨林一起拱手出列。

“命你二人各自率三万骑兵,尾随西凉军向东追袭,一路上只需咬住马家军的尾巴即可,不要与其决战。而我与元璋将军则率领剩下的主力大军抄近路奔安定,在六盘山一带设伏拦截马家军。到时候咱们前后夹攻,将马腾父子翦灭在安定的山谷沟壑之中!”杨素将令箭丢出,朝徐、杨林做了吩咐。

“末将遵命!”杨林拱手答应。

而徐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自古兵不厌诈,就怕这是马腾父子的疑兵之计,引诱咱们向东之后,他却朝南向天水方向突围。”

杨素微笑道“这道理我又如何不知?待你与杨林率兵走后,本将会命史万岁率兵进入武威城一探究竟。本将也会亲自在武威去天水的路上设伏,到确认西凉军的行踪之后,再朝安定进军。”

徐再次拱手“末将认为不宜将骑兵全部向东追袭,而是应该兵分两路,一路杀奔武威,防备西凉军使诈;另一路追随西凉军,紧紧咬住马腾的尾巴。如此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杨素从谏如流,决定听从徐的建议“徐将军所言极是,那本将就改变命令,由你率领三万骑兵杀奔武威一探究竟,由杨林率三万骑向东北方向追袭,咬住马家军的尾巴。”

朱元璋也担心马腾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万一西凉军的主力还留在武威城中,徐率兵去后迎面遭遇,必然是一场恶战,少不得损兵折将。

“让史万岁也率兵跟着吧,马超的骑兵弓马娴熟,又对武威地形熟悉,决不可大意。”朱元璋又揪下一根胡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杨素目光转动,最终点头同意“可以,命史万岁率两万步兵与徐的骑兵编做一队,朝武威进发。若是确认马家军倾巢而出,即刻向东追袭,追上杨林的队伍,紧紧咬住马家军!”

“呵呵……诸位也不必如临大敌的样子,就算马腾使用声东击西之计又如何?西凉军要想投奔刘辩,至少要从我们雍州走一千五里,少也得七八天的样子,咱们有的是时间陪他捉迷藏!”计议停当朱元璋成竹在握的抛出了一句话,起身回营。

军议散去,众将各自领命。杨林率领三万骑兵奔东北方向,顺着赶往安定的驰道追袭马家军。而徐则率领三万骑兵与史万岁率领的两万步兵混编成一路,朝正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