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的征程,新的战场(2 / 3)

当魔头,那就有趣了。

独木桥边,有一座伫立了将近二百年的巨石,高五米,宽四米,厚两米,上面刻着八个秦小篆——“帝之辅弼,国之栋梁。”

研究这段历史的曹铄知道,这块太学石刻天下闻名,如今怕是有四百年的历史,乃是光武年间,从长安动迁到洛阳,安放在太学门口。

字体,为高祖皇帝刘邦时期的大书法家书写,纯金填色,无论是晴天雨天,这八个金灿灿的大字耀耀生辉!

曹铄抬眼望向这块石头,心头一阵悸动,心里琢磨着,老爹曹操就是被这八个大字洗脑了吧?

也不怪老爹曹操,无论是谁?但凡踏入这太学大门,都会看到这金光灿灿的“帝之辅弼,国之栋梁”八个大字,四年的太学生涯,每天都会看到,哪怕是记性不好,怕是这八个大字也将会刻进脑海,刻进骨髓,刻进生命了吧?

曹铄与刘辩倒是坦然,没觉得怎么样,反倒是曹德像是肩上多了无数的分量,似乎所有的责任一股脑的全压了下来,这是一股冥冥中看不到的力量,在指示着大汉的每一位学子昂首阔步向前行。

曹铄忽然想起曹操来…

若不是今日要去军营报道,怕是他一定会送自己来入学吧?

想到这里,曹铄下意识的回过头,朝远处望了望…

他这边是开学了,可是,对于老爹曹操而言?在军营里?又岂不是一场新的学堂呢?

在军营,战场,老爹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皇甫嵩是一位名师,也是一位严师,想必老爹曹操在他手下得吃些苦头了。

想到这里,曹铄眼珠子转了转,反倒是对老爹曹操生出一丝担忧。“老爹,你得熬住咯!”

是呀!必须得熬住,只有上过真正的战场,见过真正的残忍,老爹内心中潜意识下的仁爱才会彻底消散吧?

三国第一屠刀——曹孟德,从此刻扬帆起航!

……

……

洛阳郊外,汉庭北军大营。

骑都尉曹操威风凛凛的站在大营处,手握青玄剑,与其余一众官员一起,耐心的等待着他们的将军皇甫嵩。

在大帐内,曹操的官衔不低。

骑都尉,两千石的俸禄,掌管羽林骑,无定员。身份差不多只在九卿之下,与七十二大夫同列。

在皇甫嵩赶到前,其余的军官均对曹操颇为客气…谁也不敢得罪,这位年轻的骁骑将领!

潘凤也在其中,他是曹铄特地向卢植引荐的人才。

卢植也亲自验证了下,无论是弓马,还是战斧,潘凤的实力让他很是满意,当即举荐给皇甫嵩任军中副将!

当然,潘凤还带了五百多个弟兄,有些是曹铄在东市人贩子那儿买来的,也有些是潘凤、刘三刀的兄弟,一个个倒是在曹铄的动员下,均想要上战场杀敌立功!

曹铄提到的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更是燃起了潘凤的斗志!”

除此以外,曹铄特地交代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帮助老爹曹操,但务必要保全他的性命!

……

“踏”

低沉而厚重的脚步尤自响起。

皇甫嵩紧锁着眉头,大踏步迈入军营大寨,第一句话就是询问。

“你们都有谁读过兵书?”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皇甫嵩深知汉庭北军的将领大多选自官僚子弟,有才华、有能耐的并不多,他想要摸摸底。

一下子,整个军营大寨沉默了,潘凤倒是自信,可是他论起力气来是一把好手,论起读兵书,那是个外行,除他之外的那些勋贵子弟哪怕是看过一些,也不敢说,生怕被皇甫将军刁难。

却在这时。

“我看过。”

一个清脆的声音尤自传出,却不是曹操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