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北狄袭(2 / 3)

应有尽有,无成本的买卖往往利润高得吓人。

南下还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北狄人渴望着南边的花花世界。

当北狄人第一次尝试南下,并且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收手了。

因为获得的远远地高于损失的。

对付北狄人,就是要不留情面地将他们打痛,让他们损失的远远高于获得的。

北狄真正成为大周之患的是在建昭时期(建昭帝吕灏)。

建昭时期,北狄的一个叫木真铎的首领带着他的部落项党崛起。

在木真铎的带领下项党吞并了一个又一个部落,最后他成功地一统草原。

而当时的建昭帝并没有意识到木真铎和他带领下的项党能给大周巨大的威胁。

毕竟北边的部落吞并是常态,谁又能未卜先知呢?

木真铎在一统草原后,就像大周发起了挑战,

而这一战,终究是大周的底子厚,胜了项党。

项党伤了元气,他们就开始了折服。

这时候他们又想起互市来了。

他们需要互市来补充在战斗中损失而又没有拿到的东西,他们也需要互市这张代表着休战与和平皮来休养生息。

那大周这边是什么情况呢?

这么讲吧,大周的边城就只剩下老人和孩童了。

那一战,不仅边城被打空了,几乎有真本事的武勋也都折进去了。

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就算是再憋屈,大周君臣也只能将这口气吞下去。

互市重开,大周和项党都在修养。

人其实是一种特别善于遗忘的生物。

他们乐观,因为他们善于留下快乐的回忆,遗忘痛苦的回忆,如此人生才算轻松,才好过下去。

当时间渐渐流逝,老一辈的人离开了人世,年轻的一辈还有几人记得曾经的血泪呢?

至少京都已经渐渐摆脱了战争的阴影。

边城在那一战后元气大伤,在中央的声音越发地小了。

边城的血泪是否只成了边城的哀伤了呢?

北狄人依旧时不时的南下,大周睁一只眼闭一眼,好像将缩进了壳中就万事太平了。

直到什么时候周人才惊醒的呢?

是永和元年,是北狄人大举南下,攻略下了整整半个雁门郡。

吕琤她暗中发誓,绝不能让永和的哀伤在长生重演。

吕琤向着三位宰执点了点头,用天子的名义做出了承诺:“朕以天子之名启誓,北狄南下,千真万确!”

三人见吕琤都用了天子的名义启誓了,当然也就打消了所有的怀疑。

天子的名义可不是那么好用的,如果天子的名义受损,那么吕琤的皇权也将收到重大打击。

吕琤敢拿天子的名义为此事担保,那么北狄南下就不可能是假情报了。

而现在他们需要考虑的北狄人来了,他们该怎么应对。

朱鸿率先问道:“圣上,不知北狄这次来兵几何?”

“至少五万。”

三人又是一惊,五万那还真是不少啊!

北狄这是想干什么,是要重演建昭旧事吗?

三人瞬间将北狄南下的事置顶,将此事的优先级调到最高。

他们的脸色也是一下子阴沉下来,跟吕琤有得一拼。

战争的阴云就要迫近了……

——

雁门青峡。

雁门青峡这处关隘历经两朝,也算是历史悠久了。

青峡易守难攻,是兵家要地,一般来说是没有敌人愿意从青峡进攻的。

付出了两至三倍的兵力攻打,结果却是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敌人所不愿意的。

但是这时候青峡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