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水线作业(1 / 3)

眨眼便是年底。

之前那一仗之后,镇临确实安全了许多。

同时,封承乾不费一兵一卒,就了结了三万大越将士的战绩,也彻头彻尾地让大越的出兵,成了个笑话。

周围那些个虎视眈眈的亲王,再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多亏了德亲王的“援助”,加上突厥的大量肉类交易,终于使得镇临百姓们,得以摆脱了饥不果腹的日子。

只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开荒这项事业,也彻底成了全国性质的大事业。

封承乾给出的政策给补贴足够实在,百姓们为了生计和日后的好生活,自然也乐得支持参与其中。

参加过迎新村试验田工作的百姓们,也都算有了经验,与士兵们一起被派往了整个镇临,深入了每个村镇负责指导工作,督促并指导开荒的具体事宜。

而德亲王方面的俘虏,却并未被投入到开荒之中,而是被柳云意给要了过去。

此外,还向封承乾要了几座废旧的大厂房,由于面积不够用,最后还是由这些士兵们来搭建修补的。

人多力量大这话果然是没错的,士兵们一砖一瓦,不过两日功夫,就硬生生给她搭建出,十来个一亩地大小的厂房。

每个厂房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既能互通,又相对隔阂。

然后柳云意将这五千人分为了十拨,分散到了各个厂房之中。

俘虏们起先自然是不愿意听从她一个女人家的指挥,柳云意只能恩威并施,由镇临将士们扮黑脸,再由她自己出面做善人,允诺只要这些人配合她一个月,她绝对会拼死保证他们回凉州。

这其实也是封承乾本来的意思。

他原本也只是想借这五千人,帮镇临做事,同时给德亲王等一众蠢蠢欲动的亲王们,一个警示而已。

得到大部分人的响应之后,柳云意也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是一号厂房分配的任务,是将突厥送来的动物们进行处理。

油脂剥下,肉类处理过后,由专人送往市场,供百姓买卖。

收集下来的油脂由二号厂房进行熬制……

没错,这便是柳云意来镇临的路上,就曾设想过的计划,她打算拿动物油脂来炼肥皂和甘油。

三号厂房内,请来了城中的瓷器坊,督促将士们烧制瓷器。也就是柳云意当初在京中时候,拿来包装化妆品的类似的瓶子。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点。

当初柳云意虽然是匆匆离京,但在离京前却及时地将织梦居和厂子都给卖了,虽说财迷本性暴露无遗,但好歹也让她挣了不小的一笔。

而厂子中的机器,以及研发小组最终研究出来的,能够在这个时空简单提炼获得的原材料,就能制作而成的各种化妆品的方子,也都被柳云意收入了空间之中,带到了镇临。

这也算是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每个厂子的“工人”,都有相对应的活。

且无一例外的是,由于流水线的工作模式,他们所做的,也只是每个产品制作而成当中的一部分。

只能见其部分,不能观全貌,这也相对地降低了技术泄露的风险。

这五千人虽然只是俘虏,但毕竟都是士兵,军中纪律严明,他们也都是吃得起苦的,做起事来有条不紊,很是得力。

虽然一开始对柳云意还不服气,对封承乾也有怨气,不愿听镇临人管辖压制,但几日相处下来,多少也感觉出了柳云意的实在,并且也希望柳云意能够在一个月后就放他们回凉州,所以慢慢地也都放下了偏见和戒备。

甚至到了后来,柳云意还决定,给工作相对优秀的士兵们,开奖金,这就更得到了士兵们的敬重和响应。

毕竟士兵们打小在凉州城长大,凉州城紧靠镇临,买卖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