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1 / 3)

又一个“河阴之变”啊,河阴之变,给北魏造成了不可逆的重创,才有了之后东西魏的局面,同样,侯景从攻破建康后的大肆杀害,也给南方造成了不可逆的重创,本来就南弱北强,被侯景这一和搅,南方彻底不敢奢望北方了,也为之后,埋下了伏笔。

侯景废了萧纲,又假造皇帝诏令,认为处于次要地位的支庶,应该归于正嫡,禅位于豫章王萧栋,改元天正。

同年十月初二(11月15日),萧纲被侯景杀害,享年四十九岁。侯景给萧纲的谥号为明皇帝,庙号高宗。后,侯景被平定,梁元帝萧绎追尊为简文帝,庙号太宗。

同年,再命萧栋禅让,侯景登基为帝,国号为汉,改元太始。将萧栋兄弟关在密室中。

侯景咱先放放,让他边儿玩会去,来介绍个人:陈霸先。

陈霸先,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

早年担任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传令吏,受器重。大同十年(544年),广州兵乱,萧映被围,陈霸先一战解围,受梁武帝瞩目。次年,受任为交州司马,前往交州讨伐李贲等人。

可以看出,陈霸先是个很有能力的武将。

有书载:侯景之乱,陈霸先得知都城被围,立即准备赴援。

看着是个挺忠诚的将领,但,呵呵,咱这么一看就成。

陈霸先在侯景之乱中,的确有动静,可是,却是在侯景攻破建康,萧衍被饿死,诸王乱战之后。

陈霸先身份低微,即使有了战功,即使受萧衍的赞赏,并派遣画工将陈霸先的样貌画下来,让萧衍观看,也依然是在远离朝廷中枢的地方徘徊,陈霸先并不甘心这样,于是,看到这个乱局后,觉得自己有了出头之日。

陈霸先一通动作,招兵买马,准备进攻侯景,但,陈霸先身份低微,尽管有野心,可还是处处受制,被镇守广州的梁宗室曲江侯萧勃劝说,让他不要去讨伐侯景。

萧衍的第七子,湘东王萧绎,从诸王征战中,杀了出来,得头彩。

既然得了头彩,萧绎的下个目标,就是皇位,便派兵攻打侯景。

说句题外话,“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中的徐娘,便是萧绎的王妃徐昭佩。

陈霸先一看:

“哎,这个湘东王有戏啊!”

火急火燎的派遣使者,投到了萧绎的麾下。

大宝元年(550年)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卯着劲,一通牙撕嘴啃,立了不少战功,也打下了些地方。

萧绎授陈霸先为通直散骑常侍、使持节,加封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不久之后又加授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六郡诸军事、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

而萧绎的军队,也没闲着看戏。

萧绎部下大将王僧辩、胡僧祐、陆法和等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击败侯景主力,叛军大将任约、宋子仙被擒,侯景从攻势转为守势。

大宝二年(551年)八月,陈霸先准备与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

但是,由于陈霸先名声在王僧辩之上,所以,王僧辩心存畏忌。

陈霸先作为从底层爬上来的人,最是知道人心,明白自己的名声会给王僧辩造成困扰:

不能让他困扰啊,我这还没成事呢,万一他背后放箭,把我给咔嚓了,那我折腾这么半天是为了什么!

想来想去,想出个一石二鸟的办法。

此时,王僧辩等西路各军正好缺粮,情势不妙,而陈霸先已贮有军粮五十万石,所以,陈霸先迅速给西路各军送去三十万石粮食,不但打消了王僧辩的顾忌,还在西路各军中赢得了威信。

之后,陈霸先探得侯景废掉简文帝萧纲,立豫章王萧栋为帝,一拍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