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我会,但不是为了你(1 / 2)

杨大夫大喜,有些兴奋:“太好了世子,有景大夫在,说不定很快就能找到办法了!”

宣胤睨了景喜一眼:“她当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吗?”

杨大夫想起去年与景喜一同会诊的一个血吸虫病例,口若悬河:

“去年在衮州,老夫在医馆接到一个病人,不过弱冠年纪,肚腹竟然大如怀胎六月的妇人,我与另外一名经验丰富的坐堂大夫都束手无策,恰逢景大夫……”

“够了,我不想听。”宣胤冷冰冰的打断了喋喋不休的杨大夫,“你只需要回答我是或不是就行了。”

杨大夫张着的嘴还没闭上:“是!”

“那这里就交给你们了。”宣胤又招来随行的一名将领,蹙眉问道,“盐场那边的运作如何了?”

将领近前说了几句话,宣胤立刻率人走了。

只将清风留了下来:“这里你看着,大夫们有什么要求要尽量满足。”

“是!请世子放心。”清风目送宣胤离去,回头就笑着跟景喜说话。

“景大夫你听见了没有,世子刚才说了‘大夫们’,世子总算对你改观了,慕容公子一出马,果真非同凡响。”

景喜笑了笑,其实她并不在乎宣胤是否承认她的大夫身份。

但如果这是一张日后方便行事的通行证的话,那么也挺好的。

杨大夫已经五十多岁了,从医三十多年,经验非常丰富,医德又很高尚,在南地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前,他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瘟疫,跟着他当时的师父参与了救治。

但遗憾的是,那一次他的恩师不幸染上瘟疫,病逝了。

而今有他坐镇疫区,景喜深感欣慰。

两人并肩往临时搭建的棚户里去,杨大夫开始给景喜介绍疫情。

刚一进去,另有两名大夫都不约而同的看了过来:“景大夫?”

杨大夫诧异:“你们都认识景大夫?”

景喜答道:“我与杜若四处收药的时候去了不少地方,在安城和平城认识了赵大夫和方大夫,赵大夫和方大夫很优秀。”

“如此甚好,稍后配合起来应当会得心应手许多。”

景喜嗯了声,随意扫了一眼,这里大约有病人六七十,但是大夫加上她也才五人而已。

里面的情况还不知道有多严重。

杨大夫正与景喜说着病人病症,方大夫忽然站了起来:

“不好了杨大夫,又一个七窍流血的,明明是按照方子熬的药,为何热度迟迟不退反而致使人吐血加重?”

“不会啊,”杨大夫急奔过去,检查那病人,“十年前的鼠疫,明明就是靠着这个方子退热的,昨天几个病人的烧也退了,为何今天这几人就不行了?”

“杨大夫,我来看看吧。”

景喜在七窍流血的病人面前蹲了下来,发现病人高热不退并伴有寒战,间或恶心呕吐,眼结膜内充血,齿龈、口鼻,皮肤大面积出血的症状。

这确实是鼠疫,也就是‘黑死病’的临床表现中的一部分。

可是却没有看到炎症和肿大的淋巴化脓溃烂这一症状。

而事实上,除了鼠疫,还有其他瘟疫初期的临床表现与之类似,比如黄热病。

但不同的瘟疫,用药必然是不同的,假如诊错了病,还如何救人?

“杨大夫,您确定这就是鼠疫吗?”

“当是,”杨大夫道,“十年前我经历过的那场鼠疫,病人就是这种症状。”

正说着,又有一个病人在吃了退热药后吐血不止的。

景喜立刻阻止:“暂停用退热药吧杨大夫,我看还是擦酒降温吧。如果这不是类似十年前的那种鼠疫,我担心退热药会诱发或加重出血。”

“好!不能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