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疑云(2 / 3)

京里暗地寻访过,此案说不定大有蹊跷。”

“此话怎讲?”黎静玦急切问道,“当年爹爹出事时我年纪还小,许多事情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阮明羽看了黎静珊一眼,点头道,“好,我就给捋一捋当年这件让你们受害匪浅的案子。”

他手指蘸着酒液,在桌面上写着数字:“当年是昭和九年秋,圣上为给太后祝寿,下旨打造一座纯金坐佛。因为宫里上下都在忙着太后千秋节的事宜,司珍局腾不出手来做这个活儿,又因为太后娘家是南方人,而旻州司珍坊其时由‘南黎北岳’的黎致远掌管。因此内务府把这差事交给了旻州司珍坊来完成。”

阮明羽抬头看了黎静珊一眼,“据说,但是还是得了岳藏锋的举荐,才促成此事。”

黎静珊心头一跳,脱口问道:“你怀疑岳师傅,跟此事有牵连?”

阮明羽竖起食指摇了摇,“是否有牵连,还未可知。总之你小心为妙。”

“后来呢?”黎静玦急切问道。

“岳父接手此活计是在九月,历时一个月完成了那件招致祸事的金佛造像。于十月中交付宫中来验收的官员。此时仍是一切正常的。”

阮明羽接着在桌上写下另一个数字,“昭和九年十一月,贡品送到京城,在经内务府再次查验时,竟发现此金佛所用材料不纯,并非是纯金打造,而是混杂了黄铜在其中,却想借着颜色相近而蒙混过关。”

黎静玦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而一直在旁默默吃菜陪坐的孟姝,也抬起头来,专注细听。

而阮明羽依然是那不急不缓的语气,如讲述一个传奇故事般,“龙颜大怒,立刻下旨严查此案。与此事相关的人员都入刑部查问,而旻州地方也连夜把岳父下了大狱,严加拷问。”

“不可能!”黎静玦拍案而起,“父亲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阿玦,我们都如此认为。”黎静珊的手轻轻覆上黎静玦的手背,轻声道:“且静下心听一听,后头的事态发展。”

黎静玦喘了两口粗气,才坐下来,对阮明羽拱手道:“抱歉,姐夫请继续说。”

“当时负责此案的是县令马良才。”说道此处,阮明羽古怪笑了笑,“这马县令,正是你们二叔黎志轩的儿女亲家。”

“啊,是。静瑶堂姐所嫁之人,就是那马县令的公子。”黎静玦顺口接道,“那马季荣还曾与我姊姊有婚约,出了此事后,竟然着急忙慌地找我们家退亲,转眼就跟静瑶堂姐好上了。”时隔多年,依然难掩忿忿之情。

阮明羽在桌下握住黎静珊的手,笑道:“那我可要感谢他。否则我也娶不到如此娇妻了。”

黎静珊红着脸推了推他,“说正事。”

阮明羽轻笑着点点头,转头正色道:“我的人疏通关系,找到了当年的案录手稿。我找衙门的讼师看过,”他顿了顿,缓缓道:“那堂上笔录,有诱供之嫌。”

黎静玦在桌下的手握紧成拳,一直在微微发抖,他转向黎静珊,声音微微颤抖,“姊姊,这就是你说的疑点吗?我一定不会放过那些人!”

黎静珊再次按住黎静玦的手,沉静的声音有安定人心的力量,“不要冲动。疑点不能做为证据。还需要多方查证才是。”抬头看了阮明羽一眼。

阮明羽会意,继续道:“然而在旻州大堂审讯中,岳父一口咬定自己的清白,坚决不认罪。最后京中传旨,把岳父押解京中候审。”

他长长叹了口气,“就是在押往京城前夕,岳父却死于狱中。案宗上记录的是畏罪自缢。然而岳父从未招供认罪,又何来畏罪一说。”

黎静玦听得浑身颤抖。当年他太小,只对自家一夜之间从云端坠落印象深刻,却对其中因由不甚明了,如今听到这陈年旧事,按切骨之痛扑面而来,只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