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八章:六国合纵,惊闻噩耗(二)(1 / 2)

世有弦月 荷樵 82 字 2020-10-31

函谷关秦军出关迎战,再无转圜余地。

长久守在一处,许久不曾沾染过真正的锋烟,只在同僚与列国流传中,听闻过秦军与六国之间征战的情形。

六国连番战败,今又卷土重来,在宫商人的眼中,不过是再败一回罢。且鼎盛之时,未曾成功的合纵,如今尽皆式微,又能有甚大出息?

是以,在六国兵临函谷关前之时,宫商估算双方的实力后,便准备出关迎敌。

另一面王一遣心腹送信,亦在最快的时辰内抵达。

彼时的王翦正好在蓝田大营,闻听六国躁动,便在营中调兵遣将,以备不时之需。

即使如此,来势汹汹的六国合纵,在王翦看来,亦是惧怕之下的反应,只消各路兵将按他王翦与秦文谨的令行事,即可。

毕竟秦国有崤山的天险,又有函谷关的易守难攻,断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彼时他王翦亦在后方,观测敌军动向,可随时援助大军。

将一切安排妥贴,王翦便开始打探六国来军的动向,以及兵力分布如何,亦准备好交战所需要的粮草辎重。

确认过好几回,无甚差池。

可是王翦总是觉得不太安心,好似有什么忽略了一般,只是细想之下,又无从查起。

直到,一骑黑马飞奔入蓝田大营。

来人正是函谷关守将之一,王一的心腹,心腹甚也来不及说,见得人时便将书简交王翦,道:“老将军,此乃王一将军手书。”

王一乃是王翦的远房族亲,只是在营中却无人知晓,秦军士亦只当二人,乃是同姓之人,也不多作深究。

最要紧的一点,乃是二人,在秦军营中并无私下联系,此次急送手书,乃是第一回。王翦惊讶之余,更有一股子不安。

王翦的不安来自于,王一一直守在函谷关,若无大事定不会急送信来。是以,顾不得王一心腹还在场,便将书简的缚结打开了。

一见之下,登即大怒。

怒喝一声道:“无知小儿,竟狂妄至此。”紧接着遣左右从人,去寻蓝田营中大将。

各自忙碌的将领,被紧急召来幕府。

王翦直言道:“秦国将出大事,尔等速出营中接应。”遂将王一书信中提及的,那守关将领宫商欲出关战六国军士,与诸将领细说了一遍。

听得诸位将领,感觉自脚底起的冷意,瞬间窜至天灵盖,那叫一个遍体生寒。一时间,幕府中骂宫商者,不尽其数。

王翦安排人来,并非是听人谩骂的,遣诸将领速去安排。又道:“王贲前去阻拦宫商出兵,若是来不及,便去寻丞相大人。”

“王贲领命!!!”有乃父之风的王贲,同样稳重。

虽有疑惑,为何战事要去寻魏无忌,可是王翦素来稳重,断不会在大事上出差错。来去匆匆的诸将,如同天际流星,四下散开来。

可惜,就在王翦命令下达之后不久,蓝田大营的将领还未曾抵达函谷关,便传来关破的消息,第一位踏入关中的,正是齐国名将匡章。

天险函谷关已破,王翦的命令几乎是无用的。王贲收得消息,中道便转走,径寻魏无忌,其余大将则是快速前去迎敌。

七国混战,各色的甲衣,汇在一处,奋尽全力厮杀。敌我双方间,泾渭分明,又不断融在一处,喊杀至双方力竭,各自小憩又再度拼杀。

函谷关依靠地势之利,纵横千百年间,一直是横亘在六国与秦国之间的,一道天然阻碍。秦国自此出兵,战败时据守在内。

六国拿秦国也无可奈何,只是这一回,也不知是何故,竟教六国合纵,破了函谷关,或者是六国对秦国积怨已深,也或者是那齐国大将匡章之功。

匡章此人与他国战,与秦文谨相似亦是素无败绩。

今东山再出兵秦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