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五章:舌灿如莲,六国决定(四一)(1 / 2)

世有弦月 荷樵 222 字 2020-08-27

齐国

文华盛地,素来受人景仰。

只不过原先人才辈出的齐国,如今面目大改,算得上是面目全非。

早些年间只稷下学宫,便让各国的学士,趋之若鹜。更兼之,齐国有诸国为之向往的辩学,许多疑难之题,皆在此处产生,与得到解答。或者留待后来人去思考、去探索。

辈出的能人,思想在此地经过激烈的碰撞,产生的火花,只零星半点,便足够齐国,日复一日的繁衍下去。

若是有那通变灵敏之辈,甚至还可将前人的东西融会贯通,衍生出新的东西来。将这世间的美好继承下去,自于那腐朽的,便是延续也不会太久。

好比这齐国千百年来的文华传承,受到齐王平痴迷修仙之术,而中道断绝,或可压得住一时,不可能压得住一世。

只不过瞧着仍然让人心中隐隐作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每日探讨学问,或是论上几回诸国或亲或敌的时势,抑或者拜访盛名享誉的大士,再不济三三两两,做伴踏青游玩,时而唱和两句。

再如何也不是眼前,苏季见着的模样。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因了齐王平沉迷修仙,这齐国上下给人,有一种举国皆仙人的错觉。张口不再是“王道”、“霸道”之类的,如何如何。

而是:

“阳明兄,今日觉着身体如何?”

“甚好,不日便可追上王的脚步。”

“咦,阳明兄是如何修习的,可否教导小弟一二?”

“那是自然的,你且随我来,我发现一处,可参悟天地的好地方。”

二人的言语,自是引来许多耳力极好之人,一副欲一道前往观之的模样。二人也浑不在意,左不过多了几人,一道参悟罢了。

修习仙术,一日未成。自然是要食五谷的,幸好百姓们,自知修习资源无他人那般充实,只得老实种地。这也保证了齐国一干人等并未饿死的境地。

不过亦有例外,总有那些个寒门之中,欲一飞冲天之人,在他们看来,断然识文断字是出路,

可若是早早的便没了这条路。岂非是只能空着肚子等死了?若是有了奇遇,赶在王的前头修成了仙人,那便是天大的造化啊。

一路行来,并无甚不同。苏季有些不是滋味,将撩起的车帘放了下来。辒车的门帘皆非车厢壁那般厚实,乃至于内里暗淡无光。

放下帘子的苏季,心中有一分怅然。甚至开始怀疑起来:他苏季最近这般四下奔跑,为的是什么,为的便是这样的君王,治理出来的国度吗。

旋即又摇了摇头,苏季暗自苦笑道:“还未战,便先怯了。实非先生的弟子也。若是将来,能将秦国战败,届时再劝也为时未晚也。”

迷茫不过一瞬间的事,苏季又恢复了斗志。朝着齐国临淄行去,只是再不愿掀开帘子看一眼,齐国如今的境况。

辒车内小几上的棋盘,自踏入齐国之后,苏季也并未再动一子。

如此又复行了几日,总算是见着了不同于其他城池的景象,或者说比之更盛的情形。

街上的行人皆着白衫,手中拿的多是道人所用的拂尘,若单只一人,还能夸赞一句,好个仙风道骨之人。可若是整个临淄街道上,全数如此。则让人觉得可悲可叹。

谁人心中不怕死,不过是找着了比长生更有意义的事,冲淡了死亡的恐惧,故而能压制住去寻长生的野心。

如今齐王平这一手,倒是将举国上下的野心给放了出来,苏季也不知该说些甚。毕竟鬼仙之说,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

只是修习仙术,最好的前提,是好好的活着。且要做好在其位,应做之事。在这之外,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人前去阻拦的。

不愿在齐国多逗留的苏季,在驿馆将三国的来使,一道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