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法器(2 / 3)

白夜浮生录 夜厌白 304 字 5个月前

,甚至整个手串,都可能是涉案的工具?”

“没错。说不定,近期就会有警察厅的人来访。”施掌柜认真地说,“做好这种心理准备。虽然房间已经租出去,案件也已经了结,但不排除继续调查的可能。而且如果是这件东西的话,就算引来私家侦探,或者……嗯,总之什么人都可能来,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本来日子过得和平,这下可好,捡了个大麻烦来。但话又说回来,就算没让梧惠找到,这些事仍有发生的可能。就像你好端端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告诉你这道上常有劫匪,随时有概率杀出来。但能怎么着呢,还不是得走下去。

当然也可以选“回头”,也就是搬家。将成本稍作权衡,莫惟明定是不乐意的。

“那我该怎么处理?果然还是,把它交给警察厅么?”

莫惟明开始重新考虑起她先前的建议来。虽然他不喜欢那些人,但再怎么说,麻烦少一件是一件。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现在看来该惦记这东西的,并不止警察厅。既然如此,不如干脆交给更熟悉、更可信的一方——总比去赌未知的麻烦更强。

“其实我不这么建议。”掌柜的说,“嗯……情况可能比你们想得更麻烦。”

“又怎么?”

“如果我没认错的话——当然,我不可能认错。你们手上的这枚珠子,来自七大法器之一的砗磲。”

莫惟明怔了一下,梧惠没有察觉。她只是好奇地问下去:“什么法器?”

“唉!一般而言,说这些东西,在下是要收情报费的。不过既然是老顾客介绍的朋友,就当是给您几位讲个乐吧。反正这些东西,行内是常识,行外听故事。若没听过七大法器,姑娘可知佛教七宝,是为何物?”

“金银……什么的?”梧惠问,“反正是七种珠宝,是不?具体是什么我不清楚,好像不同的书里也有不同的说法。”

“哎哟,您还说您不是行家。”

“我真不知道呀。我只是书读得多罢了,庙都没去过几个。”

“如今知道这个,已经很了不得。七大法器,便是从千年前流传下来的、由七种珠宝制作而成的法器。不过,它们并不都是来自人间的材质打造,其工匠也未必是人类。这七样东西各有各的能力,各有各的效用,各有各的秉性。在遥远的过去,这些器物在……在非同寻常的人或妖怪手中,招致不幸,徒增麻烦。于是,奈落至底之主将它们发派到人类手中。之后,法器就在不同的七人手中流传,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正当的、不正当的……据说,时至今日还有专人盯着它们。这些人并不在意谁持有法器,又作何用,只在意法器本身的下落。”

“六道无常。”

直到上一秒还保持沉默的莫惟明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句。

“嘶,没想到您……”

“你方才数次欲言又止,大约是在担心我们不知道这类人的身份。的确是遥远的故事,我家人给我讲过。不过,也仅仅是故事。”

梧惠一拍手,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那我就明白了。故事呀,我也听过。你说的这些都是长生之人,也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走无常。他们是在冥府当差的未死之人。”

“太好了。既然您二位都知道,那就太方便了。一般人别说信不信,就连听也没听说过。除了六道无常外,他们还有个响亮的名号——黄泉十二月。根据经验,法器在他们这种连接生死之人手中,往往会引发不可控的祸患。毕竟这些来自异界的法器,也有接连六道之力。话说回来……守护或使用这些法器的人类,他们也有自己的名号。”

持砗磲者,名天枢卿。

持赤真珠者,名天璇卿。

持银者,名天玑卿。

持琥珀者,名天权卿。

持玛瑙者,名玉衡卿。

持金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