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搭一趟便车(2 / 3)

大国重工 齐橙 4225 字 2020-09-16

石油部门有的是钱,几十亿一个作业平台,人家都不带还价的。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罗冶以及其他一些企业的领导们才算是理解了冯啸辰布局的深远,一个个摇头叹气,说难怪人家冯总年纪轻轻就能身居高位,那眼界、那谋略、那啥啥的,真是没说的了。

因为有此前的技术积累,罗冶获得了深海钻井平台研制项目中的几个子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此前的预研是一回事,真正开始设计制造,又是另一回事。中国此前制造过的海上钻井平台作业水深只有300米,而这一次发改委提出的目标却是3000米,按国外的标准,相当于从第三代直接跳到第六代,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也别怪发改委拔苗助长,实在是形势逼人。南海石油开发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西方国家原本就对中国的南海事务说长道短,指望他们为中国深海石油开发的技术是不现实的。发改委也曾与几个拥有这方面技术的西方国家进行过洽谈,人家或者是直接拒绝,或者就是狮子大开口,要求拿走一半以上的权益。

说到底,人家就是吃准了你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想着如何刁难你都不为过。中国人的脾气向来是服软不服硬,人家欺负到头上来了,岂有不争口气的道理。于是,最高层一声令下,发改委便直接立了项,不要什么过渡了,一步到位,上第六代技术,目标就是南海的3000米水深。至于投资嘛,你敢张嘴,发改委就敢给。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家底已经足够厚了,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已经不成其为问题。

冯啸辰一行这次到欧洲来,旨在寻求多个领域里的技术合作,其中也包括了海洋钻井平台开发方面的合作。这次与菲德尔曼公司洽谈,原本并没有这个方面的议题,谁曾想,斯泰尔却在无意中透露出了这样一个信息,说欧盟正在开展库克船长项目,目标就是开发3000米作业水深的钻井平台。王伟龙这一段连做梦想的都是深海钻井平台的事情,听斯泰尔一提,他的眼睛就亮了,这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吗?

冯啸辰的反应比王伟龙稍慢了一拍,那是因为他操心的事情更多,不像王伟龙这样一心琢磨的就是这件事。听到王伟龙向斯泰尔求证此事,冯啸辰也来了兴趣,他对于国家的政策把握得更全面,知道发改委和石油部门并不忌讳与国外联手开发这项关键技术,既然库克船长项目是一个开放平台,所有参与者可以共享研发成果,那么中国何不参与进去,搭一搭这趟便车呢?

中国在深海石油开发方面底子不够厚,但欧洲人在这方面是有足够积累的。英国、荷兰和挪威开发北海油田的历史已经有30多年,拥有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海洋钻井平台的完整技术传承,加上欧洲至今仍然拥有的强大工业基础,开发第六代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应当是游刃有余的。在欧洲人面前,中国人充其量也就是个初中生,能够跟着博士生一起做课题,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这些情况,冯啸辰当然不会对斯泰尔细说,谈判的时候,对方掌握的信息越少,对自己这方就越有利。中国急于获得第六代钻井平台的技术,这是不能让欧洲人察觉到的,否则他们就可能要漫天要价。冯啸辰现在要做的,只是了解欧盟这个项目的情况,以便决定自己与对方的谈判策略。

斯泰尔却没有想这么多,毕竟库克船长项目与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取悦于眼前这几位中国人,以便他们给自己更多的订单。中国人希望参与库克船长项目,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因为深海钻井平台是一个超级大机器,里面需要用到无数的工控模块。如果中国人参与了这个项目,而现在自己又是中国人的合作伙伴,那么未来这个项目里就会有自己更多的份额了。

“我和项目委员会的主席马茨克先生有很好的私交,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他提起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