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难度大了(2 / 3)

大国重工 齐橙 4515 字 2020-09-16

年引进了pcl技术,还生产出了一台样机,后来被调到青东省那边去用了,听说应用效果还不错。不过,咱们当时的制造工艺的确有问题,就像老谢说的那样,是靠一群高级技工用老式的普通机床一点一点加工出来的,效率太低。后来国家没有订货,咱们也就把这项技术给放弃了,差不多从1978年到现在,咱们都没有再生产过一台pcl压缩机。”

“如果现在捡起来,还能生产吗?”冯啸辰问道。

钟卓元道:“当年的图纸都还在,如果是照原样生产,再加上能找到得力的工人,再生产出几台应当是没问题的。但是,咱们当年生产的是5兆瓦的型号,而这一次西气东输需要的是20兆瓦和30兆瓦的型号,咱们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才行。”

“重新设计可不容易。”技术处长卫学根插话道,“功率增大,可不是简单地把零件同比例放大就可以的,各种受力关系都需要重新计算。另外,当年咱们引进的技术就已经落后一代的,是意大利60年代的技术,现在都已经是90年代了,我们不可能还照着原来的思路去开发新压缩机,而是要采纳一些最新的成果,这个难度就很大了。”

张越道:“卫处长的担心,我明白,我过去在企业里也抓过产品开发,知道开发一个新产品的难度。压缩机这个产品,我没有接触过,卫处长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以咱们目前的技术力量,能不能拿下20兆瓦机组的开发和制造任务。”

“这个嘛……”卫学根扭头去看钟卓元,钟卓元迟疑片刻,轻轻点了点头。卫学根会意地转回头来,说道:“如果厂里能够给予足够的支持,我们技术部门还是有信心完成这项设计的。至于生产方面,老谢说说吧。”

谢富刚道:“生产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厂里如果有决心,我们就能够做到。厂里如果决心不足,就不好说了。”

潘才山呵呵地笑了,也不好说他是欢喜地笑,还是在冷笑,他说道:“看来,大家都觉得厂里的决心才是最重要的。我想问问卫处长和谢处长,你们说的决心,是指什么呢?”

“投入,还有政策。”卫学根应道。

“什么样的投入,什么样的政策?”潘才山追问道。

卫学根道:“投入方面,很简单,就是开发技术要用钱。小钱就不说了,要测试大型压缩机,需要有专门的压缩机实验台。建一个实验台,起码是500万的投入,不知道厂里能不能承担得起。”

“500万!”张越咂舌道,“卫处长,你这要求的支持力度也太大了吧?潘厂长和我砸锅卖铁也拿不出500万来啊。”

潘才山却是淡淡地说道:“如果的确需要,厂里拿500万出来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到银行去贷款,这是生产性的支出,银行会支持的。除了投入之外,你刚才说的政策,又是什么意思?”

“我要激励技术人员,必须拿出看得见的实惠来。如果压缩机开发成功了,厂里能不能承诺重奖有功的人员,给他们发奖金、涨工资,还有分房子。”卫学根道。

冯啸辰笑道:“卫处长,我怎么觉得你是在给自己争待遇啊。”

卫学根急了,面红耳赤地辩白道:“冯助理,你冤枉我了。我刚才提的条件,我自己一点都不要。其实,要开发新型压缩机,我和钟总工都只能是当顾问,不可能亲自操刀。我们岁数都大了,精力不行,而且我们的知识也已经老化了,必须是前几年进厂的那些年轻人,才能够拿得下这个项目。”

“没错,我和老卫都干不动了。”钟卓元也说道,“开发新型号,需要有经验,更需要有冲劲,而这方面就必须依靠那些年轻人。我了解过,前几年进厂的年轻工程师,普遍工资低,负担重,很多人都是刚生了孩子,正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如果不能有重奖来吸引他们,恐怕很难调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