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 / 2)

覆长生 微云疏影 182 字 2020-10-31

殷姮不过回了趟王都,就令朝堂又风起云涌。

国巫大人将收卫相之子为徒;典客下狱,荀慎接班;卫王上书,求娶昭国公主,大王应允,顺便也给梁王赐婚……

桩桩件件,都是不能轻忽的大事。

陈贾急得火烧眉毛,杨辕却非常沉静,甚至笑了起来:“不必如此。”

“大人?”陈贾未曾想到,杨辕先前心急火燎。他甚至怀疑,大人是不是被气疯了,否则怎么这么反常?

杨辕摇了摇头,淡淡道:“荀慎位至九卿,对我是福非祸。”

陈贾心中困惑,不由行了一礼:“愿闻其详。”

杨辕冷静发问:“敢问陈兄,当今朝中,大王看重之辈,又有几人?”

朝廷上下的眼睛都盯着大王,大王信谁,不信谁,人尽皆知,故陈贾毫不犹豫:“除却‘巫’与郑高之外,论大王倚重,首推军中诸将。”

“御史大夫卫涣,安平君楚启,曾为大王之师,亦深得信赖。”

“再往下,就是大人您与荀慎;客卿之中,也有一二辩才,譬如罗顿、商姚等,亦颇得大王信赖。”

他提到的这些,除了巫之外,或为三公九卿,或为客卿中的人杰,或为执掌一军的将才。

简而言之,身在中枢,官至千石。

杨辕微微一笑,又问:“彼辈都出身何地?”

陈贾不解其意,却还是逐一细数:“王乾、卫涣、孙青、樊辰,及周、辛、滕、标、容诸将,皆为昭国之人。蒙远之父,曾为陈国微末小将;楚启是祝国王室嫡脉;卫沂之、荀慎乃卫人——”

说到这里,陈贾懂了。

杨辕、罗顿、商姚等,包括他陈贾在内,则皆为梁国之人。

在这种宗族、同乡尚且抱团的时代,出身一国,无异于天然的纽带。

凭心而论,杨辕与罗、商等人的关系极差,毕竟发家路线太像,都沾不到军权,需要靠君王信赖过日子,竞争十分激烈。

但没关系,有人更能拉仇恨。

“商姚在梁为大盗,在郑不受重用,来到昭国后,虽机缘巧合,混迹大王身侧,可你猜荀慎对他是何等态度?”杨辕慢条斯理地说,“这位王孙公子当着大王的面,直言商姚乃‘梁之大盗,郑之逐臣’,认为此子根本不配端坐朝堂,与君王、公卿论政。”

陈贾还未听过这一出,闻言不由咋舌:“商姚对荀慎,必定恨之入骨。”

杨辕不由冷笑:“纵无此事又如何?他对荀慎难道会有什么好脸色?”

出身寒微之人,最懂另一个出身寒微之人的心态。

荀慎还没对杨辕怎么样呢,他尚且对这位同窗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嫉恨,何况是比他更不如的商姚?

杨辕顾忌身份,做事还没那么狠辣,商姚可是当过大盗贼,早就不要脸皮,心黑手狠至极的人物。

若荀慎不出山,任由这头饿狼虎视眈眈盯着杨辕,随时想要把他拉下廷尉之位,杨辕的日子也不好过。

“朝堂之中,梁人虽多,却各自为政。罗、商等人对我敌意十足,欲取我而代之。”杨辕是个很擅长变换思维的人,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荀慎出山,卫沂之成巫。事已至此,自然要想着如何借机谋利,“卫沂之横空出世,却给了我一个契机。”

只要脑子还清醒的人,就该明白,卫沂之成为了国巫的徒弟,就相当于有了一张免死金牌。

国巫不倒,他就不会倒。

而他不倒,就等于一面旗帜。

就算他不结党,不营私,甚至不干涉世俗的事务。可只要他还在那里,出身卫国的官员日子就能好过不少。

谁让卫家五代卫相,与各大世家都有亲呢?

谁让卫国的有识之士,都出身世家,就没一个白丁呢?

看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