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覆长生 微云疏影 4651 字 2020-10-31

短暂的怔忡后,寿阳太后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

宋姬,真有福气啊!

她已经明白了殷长嬴这么做的用意。

殷楚一死,后宫中必定迎来一场新旧交替的太后之争。

宋姬作为儿媳,本身就立身不稳。之所以能与寿阳太后掰腕子,一是因为寿阳太后无权,二是因为宋姬是昭王生母,昭王未亲政之前,她手中的太后印可左右军国大事。

但这也不能代表绝对的优势。

假如宋姬被寿阳太后捏住把柄,又被迫低头,那么,从此以后,宋姬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更别说掌握实权。

再说了,就算宋姬手握太后印,在殷长嬴没亲政之前,名正言顺地分享了昭国王权,那又如何?政令无法出王宫一步的大王都数见不鲜,何况太后乎?

正因为如此,殷长嬴才拿“放归宫人”这件事,与寿阳太后交换,希望今天寿阳太后也别去跪灵。

唯有如此,宋姬的名声才能保住。

三个太后都不在,总比只来一个更好。

何况他也不亏。

这件事若交到夏太后手里,八成会办的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若交到宋姬手里,只会成为她报复情敌,大肆敛财的机会。只有寿阳太后,既有手腕,又识大体,才能把此事办得人人称道。

当然,寿阳太后肯定会借此揽尽人心,染指宫权,但殷长嬴并不介意。毕竟,这本来就是条件交换的一环。

至于让阿蘅去当“巫”,寿阳太后却没放在心上,认为殷长嬴不过是做戏做全套。

宋姬毕竟居于深宫,之前也未见劣迹,她是什么德性,公卿还真不一定特别清楚。要是他们听说夏太后病重,宋姬近身服侍,原本跟着宋姬住的公主无人照顾,都只能搬宫、为巫,指不定真的会信。

就算不信,至少有块遮羞布,面子上好看我一些。

阿蘅默不作声地看了殷长嬴一眼,实在有些佩服这位少年昭王的手腕了。

按理说,公主住到外朝,本是一件不合规矩,容易引起争议和反对的事情。虽然殷长嬴一意孤行也不是做不到,但到底影响不好。

结果他却轻描淡写,同时把几件事解决了——既能名正言顺地把阿蘅搬走,也保住了殷楚的面子和宋姬的名声。既没开罪寿阳太后,又示好于夏太后。

当然,宋姬知道“放归宫人”这件事由婆婆寿阳太后来办,肯定是不乐意的,但她不高兴又能怎么样呢?

后宫之中的权力,本就此消彼长,寿阳太后若是借机攫取了一部分宫权,宋姬自然不能一手遮天。

如此一来,宋姬只怕每天见什么人,做什么事,寿阳太后乃至殷长嬴心里都有底,她连把持后宫都做不到,何况利用太后之权为祸前朝?

难怪历史上的宋姬,明明手中握着足以操纵国政的权力,却只被诟病“偷情”“养男宠”等私德有亏,还真没做什么危害昭国的事情。

现在看来,不是宋姬不想做,也不是她品德高,完全是因为她本来能掌握的巨大权力,从一开始就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翻不起风浪。

但同样,有宋姬在,寿阳太后也不可能把后宫捏在手上,随意摆弄。

就让这两个女人为了争夺后宫权力去打架吧,总比眼睛盯着朝政好。

想到这里,阿蘅抬眸,看了殷长嬴一眼。

恰好,殷长嬴也看了过来。

眼神交汇的那一刻,不知为何,阿蘅突然懂了殷长嬴此举的用意。

他并不希望母亲沾到太多的权力,并不是因为他没办法收回来。

相反,以他的手腕,想要兵不血刃地结束一场权力斗争,实在太简单了。更何况,他现在还掌握了超凡力量,随时都可以掀桌子重来。

正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权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