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楚州应纯之(2 / 2)

南宋英豪传 样样稀松 3908 字 2020-09-20

九成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觉。

“你们觉得孟九成确有归宋之意?”应纯之开口发问道。

刘佑赶忙拱手,说道:“草民觉得北人悍勇,或可成为抗金助力。而孟九成与其他红袄军又有不同,打家劫舍、伤天害理的事情倒是没听说做过。”

应纯之轻轻点了点头,北地义军虽然抗金,可也打家劫舍、寇掠州县。虽然他也认为或许可以联合抗金,但如何着手,如何处置,却也没有合适的策略。

季先继续说项,大不了应纯之不接受,降罪却是不可能的。

他向上拱了拱手,说道:“草民看那孟九成颇有忠义之心,也不象那寻常草寇。”

应纯之微垂眼睑,思索着,并未立刻回答。

当时,在宋金关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仅是朝廷决定着相关政策,地方大员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应纯之虽也是地方大员,但朝廷又未有旨意,他又哪敢轻作决定?

孟九成当然也深知此点,信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也不强求应纯之全部答应。但在钱粮上给予些方便,红巾军能支撑,对应纯之也是有好处的。

至于史载的季先说服应纯之招徕北人组建忠义军,孟九成认为是形势使然,并不是季先有多么厉害,应纯之有多么英明。

如果不是宋廷的默许,应纯之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又哪有那么大的权力,更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来支助忠义军。

也就是说,现在如何舌绽莲花是用处不大的,只是能让应纯之知道孟九成有志于此。而应纯之也不是个固步自封的短视之辈,一旦形势有变,他自然会选择利用北人,图谋恢复。

思虑良久,应纯之并没有作出决定,而是淡淡一笑,说道:“彼等若有忠义之心,朝廷自会有所措置。然边防尚薄弱,战备亦未丰,却还要等些时日。”

很多人都看出了金国衰落之势,宋廷中强硬派抬头,应纯之自是知晓。他预计朝廷政策或有改变,他身处边境重镇,早做些准备也是好的。

“至于粮食——”应纯之看着刘佑和季先,缓缓说道:“他既按价购买,本官便给些方便,也算是对忠义之士的褒奖。另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