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秋后算账(2 / 3)

朱门贵女守则 鸿一菌 6224 字 2020-10-28

进屋的刘嬷嬷也是满脸笑,“公主,李夫人来了。”

安和公主玩味挑眉,“没想到第一个登门道贺的,竟是她。”

这话嘲讽全开,嘲讽的却不是徐氏。

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中,流言一变安和公主就和于老夫人先后斗了两场,一场前后脚病倒,一场前后脚进宫,传说婆媳俩不顾身在宫门外,很是冷言冷语了一番,随即于老夫人就求来了指婚懿旨。

对这门亲事,安和公主明显和于老夫人意见不合。

外人只敢想不敢说,更不敢登门扎安和公主的眼,道贺的人和礼全都很识相地往隔壁去。

于老夫人瞬间痊愈,每天整理一回礼单送过来,顺便欣赏一回安和公主的“憋闷”样儿。

安和公主礼尚往来,叮嘱吴老太医务必仔细给于老夫人补养身体,毫不吝啬地往药方里加贼多苦黄连。

于老夫人看着亲自熬药喂药的安和公主,丝毫不服输地喝干药碗,依旧坚持每日一游荣华院,就着礼单和公主儿媳的假笑好送药。

哪天贺礼消停了,哪天于老夫人也该成黄连味儿的了。

全程围观婆媳俩刀剑无形的念浅安:安和公主和于老夫人,才是真虐恋情深吧?

而她的外祖刘家,便宜舅母方氏只派管事送上贺礼,并未亲自登门道喜。

说是家里忙乱,先是因刘乾入阁忙着接人待物,后是因秋闱忙着打点刘青卓开考,这会儿刘青卓已经考完出了贡院,回家倒头就睡,方氏越发无法放心出门。

这话倒也不假,念夏章考完回家也睡成死猪,周氏同样寸步不离地守着。

只是比起徐氏这个外人,方氏这个舅母的做法和说法,就值得嘲了。

恐怕是惦记着儿子的前程和亲事,仍忌恨安和公主扣着信物不还的茬儿吧?

安和公主勾唇嗤笑,转头打发女儿,“还留着做什么?回你院里待着去,少在这儿一脸财迷样儿叫人笑话。”

念浅安干笑着飘出荣华院,徐氏欢喜地飘进荣华院,放下贺礼又笑又叹,“果真是姻缘天定!如今再回想春宴,真是恍若隔世。没想到六姑娘和六皇子竟早有缘份。我那庶女没福气,不配和六姑娘比。六姑娘这样儿的,才是真正有福气的。”

她不提自己当初嫌弃“柳树恩”破相寒微,只提小李氏千算万算错过了“救命恩人”,语气贼舒心。

安和公主看了徐氏一眼,“倒是委屈大李氏了。”

“不委屈。”徐氏下意识接道,随即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忙正色道:“公主这话可折煞我了。四丫头遭人暗算,委屈的是六皇子。现在四丫头好好儿的,李家也好好儿的,我只有感激庆幸的份儿。何况六姑娘对四丫头即有恩又有情。”

她提起知木知土,“两个大丫鬟的名儿,是四丫头照着远山姑娘、近水姑娘的名字改的。小姑娘家的花样微不足道,但四丫头不敢忘六姑娘对她的帮衬和照顾。我事后才知道,四丫头竟偏了六姑娘的掌柜、账房带擎自己的铺子田庄。

我不赞同,四丫头却说这是六姑娘不和她见外,我这样事后插手反悔,才真叫不知好歹。我们母女俩,没有不欢喜六姑娘为人处事的好儿的!说句献丑的话,家里姨娘庶出多,四丫头从小耳濡目染,现在自己做了妾,万不会坏了心思给六姑娘添堵。”

再得宠也是妾,李菲雪该做的除了谨守本分,还是谨守本分。

中秋宫宴那天,母女俩团聚私聊时,徐氏翻来覆去只念叨这一条。

“四丫头绝无委屈。我们娘儿俩没少吃姨娘庶出的瘪,她明白我,我也了解她。”徐氏说着说着撸起袖子,“公主放心,四丫头要是胆敢歪了心思,不用劳动六姑娘这个正妃,我第一个收了她的小命!免得她给我给李家丢脸!”

动作语气都很凶,将门虎女的耿正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