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全国动员(1 / 2)

我是范蠡 野天湖 265 字 2020-08-23

越国归还的小麦,饱满,圆润,色泽鲜亮,没有一点杂质,吴国的老百姓都把这小麦当做种子。不误农时地播种下去。十几天过去了,连一棵麦苗也没有长出来。

这事惊动了吴国朝野上下。

吴国本来收成就不好,再来一个夏季无收,吴国就奔溃了。这时候,伯嚭表现出超强的办事能力。他提出补种小麦,这样虽然因为耽误农时,小麦不会获得高产,但是比颗粒无收强多了。

他提出全体朝臣和地方官员,带领属员全部下乡帮助百姓种麦。并出动所有军队,帮助种麦。农时不等人,早种一天,就可以多得一份收成。

他还提出,所有大户,打开仓库,拿出麦种给农户播种,等到第二年税负收缴上来,朝廷归还各大户。

吴王听罢,大声说:“就按照太宰的意思办理。相国,你不必参插朝会了,现在就去北大营调遣军队,下乡种麦子。当兵的每人带足七天干粮和水,分散到各农户,只准干活,不准骚扰百姓。现在就去吧。”

伍子胥心中也暗暗钦佩伯嚭的才能,这是唯一可以摆脱困境的方法了。

这对伍子胥也是一个考验,十万大军,如何快速分散到全国每一个农户,干完活如何在十天之内快速集中起来,组织工作艰巨复杂,又要十分细致。好在这是执行和平任务,不是去打仗送死,应该不会出现大面积逃逸。

伍子胥说:“老臣遵命,这就去办。”

吴王说:“迅速做好准备,连夜开动,远途骑马,近途徒步,三天之内,当兵的必须分散到各农户。”

伍子胥说:“君王放心,老臣会安排好一切。告退!”

伍子胥退出,骑马赶回北大营不提。

伯嚭说:“来人!”

进来一个当兵的,说:“大人请吩咐。”

伯嚭说:“通知武由将军跑步来见我。”

“是!”小军转身跑出去。

不一会,禁军首领,气喘吁吁地跑来,倒身下拜:“参见君王,见过大人。”

伯嚭说:“安排你的人,每人骑快马,去姑苏城通知所有王公贵族,各衙门各府邸,大小官员,火速赶到姑苏台开会,拖拉迟到者将受到重罚。”

吴王说:“快去通知。”

禁军首领大声说:“是!”跑了出去。

半个时辰之后,各朝臣纷纷赶来姑苏台。几百人齐聚响屐廊大会议室,自动按等级排位站好。免不了小声议论,这样紧急召开朝会,出什么事了?要打仗了?

忽听司仪高声唱道:“君王陛下驾到——”

大家立刻安静下来,只见吴王在太宰陪同之下,从帷幕后面走出来。众朝臣立刻大礼参拜,齐呼:“参见君王陛下。”

吴王巡视一周,沉声说:“各位大人请起来吧。”

众朝臣起身,肃立,低头。

吴王说:“太宰,你来说说事情。”

伯嚭躬身一礼,说:“是!”然后转身,稍停,说:“我们吴国出大事了。想必各位大人已经听说了,吴国播种的冬小麦,一棵苗也没见到。”

这事有人听说,有人没听说,但从伯嚭嘴里说出来,还是让人吃惊。有人忍不住小声询问,议论。

伯嚭说:“大家安静。这就意味着,我们明年的夏熟庄稼颗粒无收,整个吴国百姓,都将没有饭吃,。也许各位大人家中还有存粮,但是大家都没饭吃,你有粮食也吃不安稳。全国大面积饥荒,将有大量人口饿死,也可能引起骚乱,动荡,吴国就危险了。”

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有人说:“大人,这事蹊跷啊,怎么会这样?”

伯嚭说:“怎么会这样,先别管,我们现在的的补救措施,就是这季冬小麦全部补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时间紧,农时耽误不得,人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