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顶级机密(1 / 2)

“叮!”

随着一声轻响,又一份文本档案出现在了桌面上。

犹豫了一下,段云点开了那个文本档案后,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段云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但上面却明显是一份书写工整的俄文!

很明显,段云这次的破解终于成功了!

利用软件,段云将这段俄文很快就翻译了出来: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那俊俏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俊俏的岸上,歌声好像那明媚的春光……

这段文字对于段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因为这正是当年二战时,苏联红军进行卫国战争的时期广为流传的一名叫《喀秋莎》的名曲。

这歌对于那场战争,曾经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直到现在,这歌依旧是前苏联在世界流传最广泛的音乐歌曲。

这多少让段云感觉有些出于意料,他有些不解这样的一广为流传的名曲为何会变成一段密码文。

不过随后段云就猜出了一些端倪。

这段密码是郭海涛交给自己的,在这之前,郭海涛肯定是已经掌握了这种军用密码的加密方式了。

而郭海涛如今已经年过六十,在他那个年代,中苏关系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喀秋莎》这前苏联名曲在那个时代的华夏传唱度非常高,基本是人尽皆知的名曲。

想来当初郭海涛对这曲子也是非常喜爱,所以这次干脆就把这《喀秋莎》编成了军用密码,送给段云用来解密,这在逻辑上是说的过去的。

想到这里,段云心头顿时释然了,全身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感觉。

相对于其他的娱乐,破解密码显然能给段云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征服感。

所以段云决定以后会继续和郭海涛讨要一些密码破解的题目用来娱乐。

不过段云要先将这次解题的答案给郭海涛,验证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想到这里,段云打开邮箱,输入了之前郭海涛留个他的邮件地址,将整理好的习题答案和这段破解出来的密码文放入邮箱附件后,轻轻点下了送键。

做完这一切,段云关上了电脑,起身伸了伸懒腰,打算出门找个饭馆吃晚饭……

……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的华清大学研究所中,数学教授郭海涛正和自己的团队在微机室中进行着既定的科研项目。

华清大学的大部分科研团队一般都会和国内一些知名大厂商合作,开放各种顶尖的专利商业项目,但这些项目也只是这些顶尖的科研团队的‘兼职’而已,他们的主业一般都是为国家的科研项目服务的。

世界上,任何顶尖的科研成果往往都是优先服务于国家的军事方面的,然后随着这些科研项目在军事上的淘汰,才慢慢转化成为民用技术,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必须遵循的惯例。

而身为国内知名大学的数学家,郭海涛就是常年服务于国家军方的顶尖专家。

数学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基础学科,而由数学衍生而来的密码学则更是军事领域的最重要学科!

通讯安全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密码加密和破译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甚至是整个战争进程的胜负,这方面在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多的前车之鉴。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军用加密通讯都是这个国家最顶尖,最绝密的信息,其保密程度,甚至已经过了战略核武器技术和制造,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机密!

而郭海涛就是近三十年来,这个最核心机密的缔造者!

华夏的军方加密系统非常的严密,不光是在起加密程序的难度上,相关的保密措施也是严苛到了令人惊叹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