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隆续的回想,张英将抵澶州城(2 / 3)

备与其快速机动性相配的攻城机械武器,就算有也都是一些小型装备,再加上辽军工匠所掌握的手拉式抛石机本身存在技术限制,无法形成有效火力,这就导致辽军很难快速攻破宋军城池。相反,拥有城垛作为掩体的宋军,凭借自身武器的先进性能,在城防战中具有明显优势,依靠守城的天然便利,宋军依靠对射成功击退辽军的第一次进攻。是夜,辽军终于找到宋军射击死角,辽圣宗遂令士兵连夜砌起土丘,在他亲自擂鼓助威下,辽军士气大振。次日,辽军将预备队也投入战场,以充足人力掩护主力,以便进行攻城。勇武的奚人步兵用镶铁盾牌顶在自己身前与头顶,疯狂冲上土丘,利用宋军被投石机抛射压制的短暂机会,成功将云梯架上瀛洲城头。宋军见此连忙用石块和滚木狠砸,并将提前煮沸的热油金汁全数倾倒下去。奚人部队因为此前的密集部署,被砸下来的滚木直接扫倒一片,还未站起又被沸油淋身,宋军将火箭射下,土丘瞬间成为一片火海,辽军士兵死伤惨重,辽圣宗不得不仓皇结束第二轮攻击。事实上,辽军此后围攻瀛洲城十余天,皆因宋军顽强无法破城。

出现重大伤亡后,萧太后与辽圣宗顾及到封臣的感受,无法在继续进行消耗战,于是选择绕过瀛洲,继续向南进军。十一月二十五日,辽军与北宋德清军交战,驻扎于此的宋军没有想到不可一世的辽军会放弃瀛洲,冒着补给被断的危险绕道。这一次,匆匆列阵的宋军没有退缩,反而在野战中直面强敌,宋军长矛手顶在第一排,后方则部署有大量弓弩部队。辽军则以全部骑兵作为主力出战,数万辽军精骑从三个方向夹击宋军,正面轻骑兵以骑射战术骚扰前排长矛手,他们不断射出密集箭雨,将很多没有头盔与护肩保护的后排宋军射杀,宋军的回击却无法对这些全身披挂护甲的“轻骑兵”造成伤害。战役持续到中午时,宋军士气逐渐被消磨殆尽,阵型开始出现松动,左右两翼辽军抓住战机,皮室军与领主私甲兵全力出击,快速攻打缺乏重甲装备保护的宋军阵线,辽军骑兵的长枪被折断后,又拔出腰间长刀砍杀宋军,宋军遭受疯狂屠戮,仅有少量部队突围成功。

辽军之后又歼灭驻守在澶州附近的通利军,彻底扫除侧翼危险,辽国通往澶州的道路就此打通。一旦澶州城破,辽军铁骑可以在数日内抵达汴京城下,灭亡大宋。连战连捷的辽军士气高涨,参战的契丹贵族甚至开始琢磨如何逼迫宋朝割让整个黄河以北的国土,作为他们此次远征的报酬,谁知一个突发意外却使得他们的美梦陡然破灭。辽军攻打澶州时,作为主帅的萧挞凛视察前线军情,不料被宋军发现,城上三弓床弩集射,辽军主帅就此死于重型箭矢之下。此时,宋真宗恰好在禁军护卫下赶到澶州前线,击杀敌帅加上皇帝亲征,这样巨大的鼓舞作用使得宋军士气触底反弹,此前久攻不下并蒙受重大伤亡的辽国军心开始动摇,两国博弈瞬间从战场转移到谈判桌上。娃

谈判之前,双方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彼此间的筹码与底线,谁先知道对方的底线与思维逻辑,谁就能成为谈判场上的胜者。宋军虽因皇帝亲征而士气高涨,然而宋军统帅与皇帝本人都对战争胜利不抱有任何希望,宋真宗对于坚持战争甚至抱有抵触情绪。持悲观态度的宋真宗在特使出发前,向其交底,只要辽国同意大宋不割让国土,要多少岁贡都不成问题。殊不知,萧太后和辽圣宗也对战胜不抱信心,甚至忧虑满怀。对于辽圣宗而言,如果他这次能攻占黄河以北的所有土地,那么自己就能成为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并列的伟大皇帝。不过这也要求他必须分封一大批有功之臣,比如战死沙场的主帅萧挞凛,其长子必然要求获封一块新的私人领地。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帝王愿意看到贵族的封地膨胀,势力太过强大的封建领主很容易威胁皇权,甚至会颠覆皇室。基于此,辽圣宗内心其实非常不愿意宋朝割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