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缅方略(2 / 2)

干咳一声,再次强调道:“我军主力部队总计四万,各家土司联军六万左右。据情报分析,缅人大约能在短时间内召集近二十万人马。敌众我寡,我军战力虽强,亦不可树敌太多。”

说着,王三善的目光扫过众将,甚是严厉。

鲁钦赶忙拱手道:“请大人放心,末将等绝不敢因小失大,因争军功抢财物而破坏伐缅大局。”

王三善轻轻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说道:“本官相信诸位都是识大局顾大体的,但你们行军打仗是所长,纵横捭阖、谈判拉拢却是所短。本官已与王千户商议过,给各部派遣官员,专门负责与土官打交道。”

“如此最好。”鲁钦咧开嘴笑道:“我等都是粗豪军汉,还真干不好这说降拢络的事儿。”

众将也赶忙附和,纷纷表示这样的安排才最是稳妥。

王三善露出笑容,待众人话音停息,开口说道:“大战开始后,本官将坐镇腾冲,为诸位提调粮草物资,保证前线供应。至于作战,便按照最后制定的计划执行,本官不多加过问。”

这么一说,就等于不遥控指挥,由前线将领根据战场上具体的形势变化,灵活应变。

至于联络暹罗出兵,王三善没有再作说明。毕竟,这场战争已经确定,有没有暹罗相助,都不会有所改变。

而且,对缅甸方面的刺探还要加强,作战计划也要进行调整,到发动时才能最后确定。

但总体方针却是不会变的,占领地盘、掠夺财物,尽量多地消灭缅军主力,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有还击之力。

因为,缅军的损失越大,兵临城下时,阿瓦的防御就越弱,日后缅甸的局势越有可能发生变化。

要知道,上缅甸是缅人居多,缅王也选阿瓦为首都。而南方则是孟族,此消彼涨,被压迫的孟族只要有机会,“汉达瓦底”勃固王朝难免又要东山再起。

所以,通过一场大决战来奠定胜局,便是明军最好的选择。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只能步步推进,拉长战线,且使胜利来得要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