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无题(2 / 2)

功的。”

“下官岂敢非议万岁的策略。”王一宁赶忙解释道:“只是军政分离后,若是军人在地方违法犯罪,地方官府便不好处置。”

袁可立摇了摇头,说道:“你怎知要官府处置?政务在改革,军队也是一样。粮饷、军法是朝廷和兵部直接委任军官管理,主帅亦无权干涉。”

王一宁眨了眨眼睛,立刻明白了。

军队要稳定,一是粮饷充足,二是军纪严明。而朝廷抓住这两个权力,就是主将有不轨之心,也难以成事。

况且,军官都要经过武学这一遭再分配,是忠于朝廷和万岁,还是忠于上官,可想而知。

主将有指挥权,但要看你发的是什么命令。可要是想造反,不用朝廷派军队镇压,就是下面的军官和士兵,又有多少会听你的?

当然,事无绝对,也没有什么尽善尽美。但皇帝的这些举措,已经把拥兵作乱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放心吧,只要管好份内政务,做好本职工作,不用担心其他。”袁可立温言宽慰道:“新任吴巡抚虽有才干,可对辽东不甚熟悉,还是要倚重你们这些本地官员。”

“下官省得。”王一宁躬身回答,“老公祖也请早些休息,多多保重身体。”

袁可立捋须微笑,说道:“还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做。过几日毛帅便要入京述职,经过本城时,接待要隆重一些。平辽的有功之臣,不可冷落。”

哦,毛文龙要入京述职了,竟然是先于袁可立和熊廷弼?

王一宁稍觉诧异,可马上就明白过来。

若论信任,袁可立和熊廷弼显然是在毛文龙之上,才会留在辽东坐镇。而毛文龙述职之后,是否还会返任,就在两可之间。

有袁可立和熊廷弼在辽东,就是皇帝觉得毛文龙不宜待在辽东,也不会担心出什么大事。

王一宁恭谨应下差使,转身告退,不易觉察地瞟了一眼书案上的密奏匣子。

这个东西厉害呀,不得圣上信任不会赐予此权力,直接与万岁书信来往,令人羡慕之余,也要心生凛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