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集 戈壁奇石(一)(1 / 2)

石道 逍遥听江 2287 字 2020-10-08

闫总喝了一口茶,详细地介绍了阿拉善戈壁滩奇石的种类,眉宇间露出自豪的微笑。

他最先介绍的是大滩玛瑙。

大滩玛瑙产自苏红图火山岩带北侧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中。

这是一个最早被发现并开发的品种,由于原石来自于不同的古火山口,故大滩东、中、西三段戈壁石特征有所区别。

大滩玛瑙色彩艳丽,以底色纯白间有红俏色者最为典型。

表面极少有沙漠漆,但具老道光亮的石皮,质地细腻温润,造型丰富多彩,块度多在540厘米。

近10年来在大滩沙石层中采挖出的玛瑙,多无包浆,光而不亮。大滩玛瑙秀丽明快,气质清纯,散发着意趣隽永、清气十足的韵味。

第二种是沙漠漆玛瑙。

沙漠漆玛瑙是指表面披覆黄色沙漠漆的玛瑙石,它们仅在苏红图火山岩带的低山丘陵区呈残坡积状态产出。

自西向东分布于恩格尔乌苏、额尔登温都尔和乌拉特玛瑙湖三处。

产自恩格尔乌苏者石皮为鲜亮的金黄色,常具螺状纹;

产于额尔登温都尔的呈老道的红黄色;

产于玛瑙湖者包浆略显浅淡,多为浅黄色。

沙漠漆玛瑙的基底均呈白色,不透明微透明,细密坚韧,块度通常为1030厘米,个别可达0.5米左右。

沙漠漆玛瑙的包浆明黄油亮,外形圆融张扬,不论造型抽象或具象,均彰显着富贵的品质和浓郁的宝气。

第三为葡萄玛瑙。

阿拉善目前为我国葡萄玛瑙唯一产地,这是这自豪的地方,现在的葡萄玛瑙价格也炒得老高。

原生矿产于阿拉善左旗额尔登温都尔古火山口北、东、南三侧玄武岩空洞中,为地下开采。

次生碎块零星散布于附近沙沟直至20公里以外的戈壁滩中。

葡萄玛瑙色彩丰富,常呈紫、蓝、红、白、灰、褐、黑等多色,质润而坚,造型以富于变化的不规则块状为主,石表布满疏密不等、大小不一的玛瑙珠粒,珠粒直径一般为0.11.5厘米,偶尔达到34厘米。

原生矿块度多在0.21?米,小者不足5厘米,大者逾2米。

葡萄玛瑙以色彩艳丽、质地纯净、晶莹剔透、造型奇特而尽显珠光宝气,吉祥寓意。

第四是块状玛瑙。

分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附近,多呈白、灰、黄等色,光泽因风沙吹磨时间长短而异。

质坚硬细润,或通透清纯或凝脂如玉。

外形多变,易于出形,块度520厘米者多见。

产于火山岩带东端玛瑙湖附近的块状黄玛瑙,为玛瑙脉的风化产物,常形成平台类景观石。

采挖于额尔登温都尔古火山口附近地下的块状玛瑙,常呈蓝?紫灰色,早年称之“鬼脸青”,后来采矿者称为“光板玛瑙”或“鸡肉疙瘩”,石皮稍显枯涩,块度较大。

第五是肾状玛瑙。

分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西段南部,均为地下开采的原生矿,地表仅零星见有玛瑙碎块,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当地牧民称之“泡泡玉”。

肾状玛瑙多形体硕大,呈团块状、长条状,长一般为0.51米,个别达35米。

外形端庄丰满,膨大张扬的肾状凸起,在石表收放有致,起伏绵延,构成舒缓流畅的曲线美;在以红色为基调的背景上,各色花纹随形舞动,流霞溢彩。

其造型不论抽象含蓄,抑或形神兼备,均给人以稳重圆融、意韵深邃的美感。

唯因构造破坏和风化影响,肾状玛瑙裂隙发育,完整无损者少见。

第六是菊花玛瑙。

分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内部和北侧戈壁滩个别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