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集 古已有之(1 / 2)

石道 逍遥听江 2213 字 2020-10-08

铁大汉本来也是先过来摸底,他对玛瑙切片根本不了解,因此在旁边看得一愣一愣的,他在想,切片有什么好玩的,要玩也要玩奇石才有意思。

当然,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就跟着九龙回家了。

九龙其实心里也没数,他不知道这切片到底有没有市场,如果砸在自己手上,可就惨了。

因此,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奇石网论坛,想看看有没有人玩这个的,市场行情如何。

九龙问了半天,也没有谁说玩过切片,倒是在休闲茶庄论坛区,一位网友发的玛瑙画面石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位网友是这么说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特别喜爱图纹石、画面石这类奇石,对那些有象形、画面奇特、线条流畅、质地良好、颜色亮丽、能带来美感的图案石更视若珍宝,推崇之至。

玛瑙天然图案因质地优、色泽美,在玉石中唯一可以形成象形图案(象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风景、水草等)的特点,造就了在艺术价值、投资价值、收藏价值上无与伦比的先天潜质!

中国最早的玛瑙画面石可以上溯到汉代王侯墓,这里曾出土过四片拥有海浪状花纹的玛瑙切片,配以金丝镶嵌而成的玛瑙画面金腰带,精美无比。

唐代亦有国宝级的玛瑙牛首杯,至今还被珍藏在陕西博物馆中。

玛瑙天然图案的历史记载中,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特别喜爱图纹石,对那些画面奇特、线条流畅、质地良好、色彩亮丽、富有美感的图案石更视若珍宝,推崇备至。

玛瑙天然图案石的收藏,早在宋代就已成风气。

宋代重文轻武,上自皇帝,下至臣民,迷石者甚众。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赏石专著——《云林石谱》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即1131年,书中介绍了116种奇石,而其中有8种皆是玛瑙石,所占比例最大。

《云林石谱》多次指出玛瑙颜色艳丽夺目,当时就有村民获得玛瑙原石大如斗,质地甚白,打磨中呈现龙状蜿蜒盘屈的花纹,是玛瑙的天然图案,人们视如珍宝进献给皇帝,这是目前古代典籍中有关天然玛瑙画面石的最早记录。

可见在宋代,玛瑙就已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观赏石种。

古时,因为玛瑙材质坚硬和加工工具落后,用原始的砣锯很难把玛瑙切割成片状,所以玛瑙内部的天然花纹很难展现出来,偶尔发现的玛瑙画面石也是凤毛麟角,传世的玛瑙画面石几乎看不到。

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电动的切割器,可以便捷地进行玛瑙切片,把玛瑙画面展现出来,大量地生产了人们可以日常佩戴赏玩的挂件和摆件等样式的玛瑙产品。

玛瑙天然图案石因质地优、色泽美,图案象形毕肖,在艺术价值、收藏价值、投资价值上有着先天优势。

玛瑙天然图案石古物太过稀少,流传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现在我们只能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玛瑙鼻烟壶中偶能看见。

早期,玛瑙的加工材料主要采用辽宁阜新当地开采和后来大量进口的巴西玛瑙原石。

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中,是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周边地区玛瑙切片加工的高峰期,其中1994年至1998年间,更是玛瑙牌产销的最盛时期,日上市交易的玛瑙片少则数万片,多时达十几万片。因使用了辽宁阜新和巴西进口的玛瑙原石品种——黑红花、黑白花、红花,通过切割手段把隐藏在玛瑙层间的图案最大限度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机缘巧合再加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古代典籍中记载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风景的玛瑙天然图案世界,又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

但十分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加工的审美观念存在误差,几乎毁了这一珍稀收藏品种——那时的加工户普遍认为玛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