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演技的瓶颈(2 / 2)

片段完整地表演下来,而在他前方的不远处则立着一个摄像机。

这是便于他之后回看自己表演,查漏补缺。

一遍、两遍、三遍……尽管易水寒都完整地表演下来了,但即便是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别扭。

回看录像时,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星爷的肢体语言和微表情在演员中一直是出类拔萃的,最简单的例子便是《无间道》中警官黄志诚从楼顶摔下,落在出租车上,易水寒饰演的陈永仁回眸的那一个画面,直到现在还有人津津乐道。

但在此时表演阿星这个角色时,却有些生硬、刻意的感觉。

特别是和周星星的原版比较起来,易水寒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拙劣的模仿者。

他的表情、神态都很到位,但却总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做喜剧比正剧悲剧要难,这是易水寒对表演这个行业的认识,但他却没想到会这么艰难。

在表演上,快了一秒,慢了一拍,出来的效果便完全不同。

而演员对于节奏、台词、肢体语言、微表情甚至是自我心态的把握更需要炉火纯青。

夸张一分是过火,收敛的多又没有效果,整体构架要求节奏又不能凌乱无章。

除了正常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之外,还得加上特有的喜剧效果,怎样展示肢体语言,给出什么表情,台词咬字和快慢效果,每一份每一毫都对演员要求甚高。

让观众自然开怀而不是冷笑嘲笑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要做到悲喜结合笑中带泪、以笑料包裹理想和人生,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易水寒再怎么努力却也做不到这一点,他能从录像中看出些许周星星表演的影子。

在不知不觉中,他被原作品的表演和节奏所影响,下意识地模仿着。

但却做不到周星星的炉火纯青,看起来有些生硬刻意,这便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越是研究,越是想要演好,就越是无法脱离原作的桎梏,易水寒备受困扰。

阿星是这部电影最核心的角色,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许依旧能够取得成功,但却不是最完美的。

如果这样的话,易水寒宁愿不拍这部作品。

“再来!再来!我一定会想到方法的,我一定可以的!”易水寒看着录像喃喃自语道。

关闭的演艺室中,又再度响起了易水寒的声音。

“那个戴眼镜的大伯那么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