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周慎之危(1 / 4)

大汉奸臣 四国军棋 8400 字 2020-10-12

河关一战,汉军大获全胜,击溃了盗匪的主力,并且夺取了盗匪的粮草辎重,绝大部分盗匪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好选择投降,只有徐六、秦安等少数盗匪躲进深山老林中继续顽抗。

不过这些盗匪首领也元气大伤,实力远不如从前。

段增在取得这一战的胜利后,命人将俘虏的盗匪押送到狄道,交由太守李参来处置;同时,段增又命令杨洪率领两千军队留下来,继续负责清剿残余盗匪。

按照张温交给他的任务,他不仅要剿除河关、枹罕群盗,还要协助周慎进攻金城郡;如今才二十多天时间,他就提前将河关、枹罕群盗基本清剿完。

接下来,休整了两天后,段增便率领其他军队,继续向北面的金城郡进发,很快便进入金城郡境内,一路上并未遭遇叛军。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长驱直入,反而在进入金城郡境内后不久便停了下来,安下营垒。

因为此时周慎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却已经让他感到了严重的威胁,自己若是继续深入的话,很可能遭遇危险!

……

勇士城位于汉阳郡的西北角,距离金城郡的榆中县只有三十里的距离。

这两座城池都位于黄河南岸,距离后世的兰州比较近,仅仅只有几十里的路程,距离汉军出发时的位置美阳,却有足足上千里路程。

深入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与叛军交战,对于汉军来说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后勤供应的问题,若是粮道出了问题,整个大军都会遭到危险。

此时,勇士城外,汉军的军营连绵数里。

中军大帐内,身为领兵主将的周慎,却与参军孙坚起了冲突。

这两人起冲突的原因很简单,周慎认为叛军主力目前都在榆中县,所以应该立即率军将其围困起来,只要攻破榆中县城,就能消灭叛军的主力,接下来的战事就会轻松许多。

但孙坚却认为,榆中城虽小,却很坚固,若是强攻的话很难将其攻破,不过榆中城的问题就在于城中粮草不足,需要从后方运送粮草。

所以孙坚建议,由周慎率领主力围攻榆中城,而他则率领一万军队绕道榆中城后方,断掉叛军的粮道。

叛军粮道遭到威胁,必然不敢久战,榆中城就可不战而得。

而叛军失去榆中城后,接下来只能退到金城郡内部去,而汉军则可以集中兵力,尤其是与段增的军队汇合后,再联手进攻,必然能取得胜利。

两人争执不休,自然就产生了分歧。

“孙参军,咱们抓获的叛军信使表明,叛军城中缺少粮食,需要向金城那边催讨。咱们只要集中兵力全力攻城,消耗敌军的兵力,打击敌军的士气,必定能迫使敌军像以前那样撤退。”

“孙参军却建议在这个时候分兵去断敌军粮道,本将以为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说话之人大约五十来岁,身材高大而瘦弱,一双眼睛游移不定,额头上布满了皱纹,正是荡寇将军周慎。

在他对面,孙坚脸色肃然,显然对周慎的意见不怎么看好。

“周将军,之前叛军面对咱们的进攻,的确是在步步后退,但这并不意味咱们就占据绝对优势;强攻榆中城,必然会导致巨大伤亡,且最终会耽搁时间;而若是分兵断敌人粮道的话,看似耽搁时间,但实际上却能节省时间,并且减少伤亡。”

“此外,即便将军不赞同分兵也无妨,段校尉那边传来消息说,他有足够把握在十天之内消灭河关、枹罕的群盗,然后便可以北上支援咱们。将军何必这么急着强攻呢?”孙坚沉声劝说道。

周慎闻言摇头道:“段校尉?他说自己能在十天内消灭群盗,你就信了吗?这打仗的事情,怎么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周将军,段校尉此人虽然年轻,但颇有谋略,此人既然敢说自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