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怒斥魏大中(2 / 3)

回到明朝做昏君 纣胄 4469 字 2022-01-21

是争夺话语权。

魏大中傲视着宋应星,说道:“那自然是配享孔庙的圣人,只有进入孔庙的人才能够被称为圣人,其他的人都不行。”

宋应星看着魏大中,突然就想笑了。

他觉得今天自己没有白来。荀子,并不是没有进入孔庙,而是被赶出来了。

荀子主张:“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汉宣帝宣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家制度是王霸杂用,汉儒思想亦是儒法兼综,荀子在当时思想界与学术界备受推崇。

唐初,统治者在反思隋亡唐兴的历史教训中,对荀子及其思想尤其关注。

从中晚唐开始,儒家开始推崇孟子,荀子开始受到儒家的质疑。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理学家们针对荀子的天人相分说和性恶说展开激烈批评。

明初,当时的儒家意欲将荀子取消孔庙从祀资格。

嘉靖九年,皇帝批准张璁建请黜祀荀子的题本,荀子也由此被取消从祀的资格,被人从孔庙中赶了出去。

魏大中反驳的观点就是:能够讲的只是在孔庙里的那些人的学说,孔庙外的人的学说都不能讲。

他就彻底把荀子的路给堵死了,至于关学的张载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这就是魏大中反驳宋应星的话,他觉得这一条已经把宋应星给堵死了,让对方无路可走。

可是这话被坐在一边的朱由校听到了,他反而有些高兴。

这是一个好主意啊。

只有在孔庙被祭祀的人的学问才允许被传扬,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从这上面做点手脚?

把自己不喜欢的那些人全都从孔庙中赶出去,比如理学的朱熹。然后让自己喜欢的人进孔庙?

这不光是名誉上的事情,也是实际上的好处。可以考虑制定一个策略,只有配享孔庙的人的学说才能够作为科举的试题,直接断了理学学生考科举的道路。

这是一个好主意,只不过影响有些大。

朱由校琢磨着,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可是这个锅可不好背呀!

如果真的要这么干了,估计真的会有人骂自己昏君了。是不是找一个人背锅呢?

可是这个锅谁背得动呢?

朱由校看了一眼宋应星,然后摇了摇头。

算了吧,不能坑宋应星,这是一个人才。

此时,魏大中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给当今的陛下出了一个好主意,但是却给自个儿挖了一个大坑。

他正得意洋洋的看着宋应星。

宋应星的脸上却没有什么变化,而是向前走了一步,温和的笑着问道:“那就是说,你也赞成不是什么人都能讲学,不是什么学说都能讲学,必须要做出限制,最好是讲那些在孔庙之中的圣人的学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句话一出,魏大中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凝固了。

魏大中看了一眼宋应星,觉得自己被绕进去了。

这个问题,魏大中没有办法回答。因为他们之前捍卫的是讲学的权力,那就是要求所有人都能讲,像以前一样。

朝中那些臣子要做的事情就是限制讲学,陛下是这么说的,现在也是这么做的。如果你也是这个想法,那你反对什么?

魏大中怎么能承认自己这个想法?

可是他之前也说了,得是孔庙之中的圣人的学说才能讲。

“那你怎么会觉得你的老师没有错呢?”宋应星继续说道。

“既然觉得不是什么人都能讲,不是什么学说都能讲,那是不是应该上书向陛下说出自己的想法?你的老师呢直接反对、直接顶撞陛下,他们这么做是在干什么?”

“你的老师不是为了大明,也不是为了天下的读书人,而是为了你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