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滚!大明不需要!(2 / 3)

回到明朝做昏君 纣胄 233 字 2022-01-21

于是他向皇帝敬献了三条治国良策:

其一,让传教士把西学的书翻译出来,然后请天下的儒生来研究。如果这些书是旁门左道,自己甘愿受罚;

其二,让传教士和中国寺院的大师、道观的天师们论战,如果传教士“言无可采,理屈词穷”,立即将他们赶走,自己也情愿受罚;

其三,在信天主教的地方作一个调查,三年中看犯罪的人里有没有教徒,这样就可知天主教究竟是好是坏。

看了这一份题本之后,朱由校既放下题本,轻轻叹了一口气,觉得欣慰,又觉得悲哀。

自己感到欣慰是因为徐光启他看到了大明现在思想的混乱。

事实上知识分子一直在求变,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是一种需要全新思想指导的社会,但是这种思想却迟迟没有出现。

即便这种思想出现了,比如泰州学派的限制君权,以民权代替君权,这是很进步的思想,是符合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

但是事实上在这个士大夫把持的国家,它是行不通的。也可以说这种思想太超前了,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是不合时宜的,所以直接就被掐灭在了萌芽里面。

原本旧有的思想体系,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大明需要一个全新的思想体系去指导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进步的趋势,在朱由校看来这是好事情。

大明朝灭亡了以后,清朝统一了天下,那真的就是彻彻底底的退步了。

在这种认识下,徐光启这样的实干之人,他希望找到一条救国图存的道路,于是徐光启把目光投向了耶稣会。通过一些了解之后,徐光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可朱由校是后世来的,完全知道这些玩意是怎么回事。传教士嘴上说的漂亮,背后的龌龊事情更多,当时西方的问题绝不比中国少。

但徐光启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无法去欧洲实地考察,所以传教士所介绍的西方成了他心中的乌托邦。

这就是你不能听人说,你要听人做。

朱由校觉得自己要扭转这种趋势,徐光启等人是他要培养的革新一派,这种人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认识。

学天主教是不行的,那帮家伙整天想着建立的国家。大明不允许比自己更牛逼的人存在,况且教会在欧洲现在都已经是颓势了,想到自己这里来寻求辉煌?

朱由校只能送给他们一个字,那就是,滚。

你们的自然科学知识我们可以学一些。但是你们的思想就不要了。

如果说谁知道今后的思想世界是什么样的,谁知道这个国家应该走向何方,朱由校觉得自己最合适。

在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行礼之后,在理论程度上,朱由校觉得自己是一个高手;至于实际操作上,朱由校从来没想过自己去操作,自己是皇帝,自己为什么要操作?

“皇爷,徐阁老求见。”陈洪来到了朱由校的身边,开口说道。

这是心灵感应吗?自己在琢磨着徐光启的事情,他这个人就来了。

不过来了也正好,自己正好可以和徐光启商量一下。

于是朱由校开口说道:“让他进来吧。”

很快徐光启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朱由校之后,开口说道:“臣徐光启,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吧。朱由校开口说道,随后对一边的陈洪吩咐道:“赐坐。”

等到徐光启坐下之后。朱由校这才开口说道:“不知道爱卿此来所谓何事?”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微笑地看着徐光启。

虽然徐光启有很多不足,但这真的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了。无论是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是对于祖宗之法的见解,这个人都有独到之处。

徐光启缺的只是一扇门。只要自己把这扇门给他推开了,他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