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乱世少年 第289节依稀曙光掩风尘(1 / 3)

浮游传 一眼十方 83 字 2020-10-03

江山路远伴夜星,

曙光千里早人行。

细雨风尘难洗尽,

前程崎岖山与岭。

雨初停,临安城外早早迎来依稀曙光。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隆隆之中是一条漫长的古道。

古道千里,有过多少聚散,又有过多少征夫泪,多少鼓笳声。

而此刻,在清晨的洁白雾气当中,这条满载了岁月的古道上归于前所未有的宁静。

临安城里,因为一连下了三天的雨,虽然后来不似最开始那么大,但也已经下的人心生愁苦。

不过,能与妻小相伴于家中已是庆幸不已,每日虽不能出门,却也不用真的为裹腹而奔忙,这在现如今的年月里,算是不错了,大多数百姓自然也都知足安乐。

古道绵延起伏的最远处,仿佛天和地相接在一起。

这时候,只见几匹快马从宛如天边而来,身后是滚滚烟尘。

恍惚中可以看到快马其实只有三匹,但这三匹马无不神俊,远远看去,如同在天地之间飞奔驰骋,霎时间就快到临安城门之前。

这些日子因为大雨,极少有人进出,故而这座城门开放的也变得晚了些。

大约在距离城门还有数里的地方,三匹快马突然停了下来,马上之人昂首眺望,依稀曙光也难掩那满面的尘色。

为首一人年近四旬,身穿的素袍已经微微发白,显然是洗了太多次才会变成这样,长须在风中轻轻飘洒,面色微黑,目光犹如星辰,唯有长发鬓间已有几缕银丝。

“马上刀弓,岁月催人,再入临安,想不到自己都已经两鬓斑白!”岳飞望着远处的城门,不禁叹道。

原来骑马奔来的三人正是刚刚安顿好大军驻扎于鄂州之后便立即前来临安朝见天子的的前军大将岳飞与长子岳云,还有先锋张宪。

牛皋等一应诸将全部留守鄂州,为了表示诚恳之意,岳飞甚至没有如众将所言带一兵一卒,只是带了岳云和张宪两人。

他自然知道朝廷为何让他火速班师,前方大胜之后,他名声与功绩不可同日而语,颇有几分功高震主之嫌,而这次他不但奉旨班师,失去了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更是满怀壮志回朝面圣,为的就是与皇上陈述心中志向,哪怕自己马革裹尸也要收复大宋好河山。

牛皋等人虽然对他的安危很是担心,但也拧不过这位“大哥”的脾性,好在朝中还有韩世忠等人在,岳飞的安危也就不用太过担忧。

岳飞望着清晨的临安城,不禁心生感慨,想当年他收复洞庭水患杨幺之后初入临安朝见天子,没想到三个月后老母离世,他悲痛欲绝,亲扶灵柩回庐山安葬,可没多久朝廷下旨前方战事紧张,要他去丧服而挥军北伐。

那天夜里,他跪在母亲灵前一场大哭,告诉母亲人生在世,忠孝不能两全,自己只能奉旨再入军中,而今再入临安,往事犹在眼前,可是自己不但两鬓先斑,心中志气也已大不如从前。

“父亲,看起来临安城门尚未开放,不如我们先找个地方稍稍休息再行入城?”岳云知道岳飞满怀心事,拨了拨马缰,上前说道。

“我看城门已要开放,既然已至城下,又岂能不先朝君?入城之后我独自进宫见驾,你二人可去驿馆暂歇!”

岳飞在军中威严甚重,别说是岳云,就算是互相结拜的牛皋也不敢随意顶撞,也唯有在十三道岭落入陷阱阵亡的大将董先才能在他面前稍微提上几句,不过也都是“曲线救国”。

岳云回身与张宪互视一眼,尴尬一笑,也不以为意,他之所以这样说不但是因为多日连续赶路已然疲惫不堪,而且他与张宪一样,肚子里早就好像有一面鼓早早的就开始响个不停了。

岳飞三人在城外骑马缓缓而行,这时候临安城周围的村落里已然炊烟渐起,老百姓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