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捞一笔就走(1 / 2)

&n涉及的业务很多,凭借着‘银行控股公司’能够有效规避法律限制,得以让业务面覆盖整个金融业。

&n都做。

资金占最大头的当然是储蓄,其次是李氏各企业、关联企业的大量流动性资金。

&n在国际货币上获利颇丰。

这些年要说最受瞩目的货币,自然非法币和发行不久的金圆券,两者的暴跌速度如同雪崩。

截止到目前为止,金圆券的最大面值已经达到50万元。

买一条玻璃丝袜要用包装现金的笑话,在此时成为事实。

李子涛虽未亲眼所见,但也知道明珠贸易受损,各大洋行、商贾纷纷停止售卖,交易量锐减,囤积货物等待时机。

更有大批的商人因各种缘由,选择远走他乡。

港江、印尼、澳洲及加拿大成为首选,因为这些地方的门槛低,政策相对宽容。

这些商人或是有同乡,或是有生意在这些地方,至少不用担心过去后两眼一抹黑。

到美利坚来的华人也不少,三藩市仍是首选之地。

华人多,地位高,发财的机会也不少,相互之间也能有个照料。

其次,就是洛杉矶和芝加哥等地。

许多从前22区居住的人,都有亲朋好友来投靠,一时间美利坚的华人社区好不热闹。

不过,外界对此却充满担心,众说纷纷。

排华法案虽已经被废除,从制度上来讲已经和其他族裔平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很大的诧异。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名白人走进银行的时候,人们都会对他报以微笑。

哪怕他看起来有些风尘仆仆,衣着朴素。

而一名华人走进银行,得到的只有冷漠和猜疑,‘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当然,华人也几乎不会主动走进银行。

他们都喜欢把现金存在家里,相比交给白人控制的银行来保管,放在身边更为安全。

就算是李子涛主导的李氏控股银行,能够揽到的华人储蓄也很有限。

会存钱的大多都是李氏雇员,因为发工资的需求才会与富国摩根有业务往来,逐渐加强信任。

“我们在西欧的业务扩展受到了当地银行家的联合抵抗,他们并不欢迎外来者。”西欧是富国很重视的海外市场。

“就算给他们资金垫付,进行合作吗?”李子涛很诧异,还有对送上门的钱说no的。

“这该去问政府。”朱莉安娜讥讽的说。

美利坚对欧洲的援助是下了血本的,马歇尔计划更是让整个欧洲市场重新焕发活力。

对北美和欧洲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但对资本家们来说,就不是那么愉快了,原本他们可以一拥而上,吞下大量的幼稚产业。

“我要再强调一点,便捷、安全、私密性和客户体验是最重要的。”李子涛很严肃的强调道。

对公司的具体运营,委员会并不直接插手。

但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什么,他们必须铭记在心,所有的出发点都要包含以上四点。

如果有谁忘记的话,表示他已经不再适合呆在l。

“我们在明珠的所有业务都终止了吗?”戴维斯很关心远东的变化。

这方面也基本是他在负责,摩根在远东有很强的关系网,处理远东的问题再合适不过。

“之前的所有间接性业务已经全面停止,人员就地遣散,优秀员工也扯到港江等地。”

“苏联呢?”李子涛突兀插话。

港江的话题不急一时,对‘历史’有所‘预兆’的他更担心苏联。

富国摩根在苏联是有业务的,虽然自从战争结束后,盟军内部就分裂演变,冷战已成趋势。

有利益就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