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心有猛虎(1 / 3)

“智能手机?”

倪光北和郭伟面面相觑,不知道顾松为什么把智能手机提到这么高的高度,把它称作新盘算设备。

听起来,顾松是把它和电脑相提并论的。

本质上,智能手机的概念这个时候已经涌现的。

在早年的时候,相对于粗笨的电脑,掌上电脑这种产品也顺势而生。说穿了,掌上电脑也叫,是从手持盘算器发展而来,包含任天堂的b,都可以划进掌上电脑的领域。像傲龙科技生产的电子词典,也属于一种掌上电脑。

只不过,掌上电脑一直没有电话和短信的功效。直到1993年,还是b第一次推出了一款名为的智能手机。它的定义就是既有手机的基础通信功效,又有基于盘算核心的操作系统,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实现更丰富的功效,比如游戏,比如音乐,比如浏览。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款智能手机才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够触摸操作的智能手机。

当然,现在这个时间点,更加具有历史意义的智能手机,还是塞班系统。

借助诺基亚的崛起,搭载塞班系统的诺基亚手机畅销全球。当年的顾松,就曾在手机之家这样的论坛上找资源,下载电子书,换壁纸。

当然,此刻的智能手机,还远没有浮现出后来的威力。移动通信网络还不能供给足够的网络笼罩和网速,手机和存储的性能也无法支撑更高强度的软件。智能手机作为新的盘算设备奠定历史地位,还需要整合了新一代触摸技巧和各种传感设备的在2008年横空降生。

看倪光北和郭伟两人一脸的疑问,顾松认真地说道:“英特尔和微软已经完成了对电脑的封闭,在这个领域往逝世冲,我感到已经没有机会了。但智能手机,我认为现在还有机会。”

倪光北看他不像是胡说,也认真地说:“请讲!”

顾松点点头说:“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的发展很快就会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假如有一枚足够小巧的芯片可以安装在手机里,而且这枚芯片是已经能够达到现在奔跑三甚至未来奔跑四的处理性能,那么,能够随时移动的手机,就有了广阔的远景。”

“可是,”郭伟猜忌道,“便携盘算设备,不是已经有了笔记本吗?”

“这不一样。科技是要为人供给方便性。假如手机的处理能力不比现在的台式电脑差,甚至于,由于技巧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传感元器件,比如说感光镜头,都能整合得手机里。郭哥,假如有这样的一部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拍照、听歌、看电影、玩游戏、社交、浏览等等各种各样的娱乐功效都不缺,而且是随时随地,从口袋里取出来就能用。你感到,这样一款产品意味着什么?”

一番话,在让倪光北和郭伟震动的同时,也让他们进进到了顾松的思路,开端思考下往。

两人都是懂技巧的人,顾松说的东西,确实是沿着现在的技巧路线发展下往,早晚会涌现的局面。

芯片在越来越小型化甚至微型化的同时,处理能力越来越强。

数码相机已经涌现了,感光元器件也确实在不断小型化。

通信网络基础在不断改良,假如是移动网络的话,现在第二代的和网络已经开端展设,3网络的协议标准也已经开端进进到研发制定阶段。

假如顾松所指的智能手机是这样的一款产品,那它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何况,现在手机也已经逐步成为必须品了,未来的趣事也必定是人手一台。到时候更新换代升级成智能手机……

顾松持续说:“更重要的是,手机芯片领域,现在全球并没有形成像英特尔一样的垄断巨头。我想做的,就是从架构层面出发,瞄准3年后、5年后的智能手机时代,做手机芯片,移动操作系统。”

见两个人在认真听着,顾松将话题进一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