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两市交流会(三)(2 / 3)

道这年轻人是什么人?他还真敢走,都走在朱百亿、游大海的前面了。问题是,如果这个年轻人是普通人的话,朱百亿、游大海也不会让他作为领头人走在最前面。朱百亿这些个巨富们,别看他们整天笑呵呵的,好像一个与人为善的和气小老头,真要是发起火来,不亚于我们的市府长。而这个年轻人既然敢走在绥市企业集团代表的最前端,必定有所依仗。”

“对啊,刘科长,你这些话说的太对了,也分析的很到位。对了,刘科长,你看见没有,进来的绥市重量级集团代表可都是集团老板啊。我靠,这回咱们绥市可牛逼了。你看看化市的那些重量级企业集团代表们,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集团副总出席的。只此一点,这次交流会,我们绥市就要压他化市一头。”

刘科长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微微摇晃了一下脑袋补充道:

“老黄,还有一点你发现没有?化市是来了二十多家企业,但是真正能称得上重量级集团的,也不过十家左右。虽然化市的经济略高也我们绥市,但这次参会的重量级集团也就是占了一半而已。你再看看走进会议室的这十家级绥市的重量级企业,几乎是倾巢而出,囊括了我们绥市所有的重量级企业集团。”

“在这一点上,也看出我们绥市的重量级集团企业对这次两市交流会的重视程度。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绥市的重量级集团企业的团结程度是要高出化市不少的。是,我们绥市的经济发展略低于化市,但我们绥市的集团企业团结啊。只要团结,经济发展是必然的,稍微担心的就是发展的速度快慢而已。

“不错,刘科长真是说到点上了。城市经济发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企业集团,但互补互助的企业团结氛围更为重要。只要我们绥市的这些重量级集团企业抱团取暖、互补互助,我们绥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一定会迎头赶上的,甚至超越化市。”

老黄说到这儿,还不忘最初的疑问,随即他问前排的一个人道:

“果秘书,你是议会的外联秘书,眼界广阔,你认识领头的那个年轻人么?”

一位坐在前排的年轻人用手轻轻的推了推眼镜,满脸迷茫的道:

“黄哥,这个年轻人我也不认识啊。虽然我是

负责这次交流会人员联络的,但我也没有在联络的企业名单上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有关信息。黄哥,你是知道的,这些参会的企业代表基本都是老面孔。说句不算大的话,绥市的这些个参会企业的老板,我都认识。难道这个年轻人是个新成立的企业代表?那也不对啊,没听说绥市有新的集团企业成立啊?”

“黄哥,你想想,既然这个年轻人走在朱百亿、游大海这些老牌企业老板前面,说明这年轻人所代表的企业至少要与朱氏集团、游氏集团这些个老牌集团持平吧,要不也没有资格走在最前端。你说,是吧?”

黄哥微微的点头赞许着果秘书的判断、分析,只不过在这种赞许中,这个年轻人的身份谜团却越来越神秘。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谁?他凭什么走在所有绥市集团代表的最前端?

谜团宛如一张巨大的秘网,重重的、深深的扣在参会人员的头顶上。

此时,作为绥市税务局的局长山中梁才是最震惊的,作为绥市税务局的一把手,对于绥市的税收情况可是一清二楚。

可以这么说,此时步入会场的十五位企业家老板税收的总和,已经占了绥市整体税收的百分之八十。

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八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百分之八十的税收企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只要掌握住这些个集团企业,就等于掌握了绥市的经济命脉。

在绥市历任的市议会议长,或是历任的市府长中,根本没有一个领导能够得到这么多的重量级企业的支持。

在八年前